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277篇
  免费   710篇
  国内免费   287篇
财政金融   8404篇
工业经济   4542篇
计划管理   25827篇
经济学   16398篇
综合类   6379篇
运输经济   1325篇
旅游经济   480篇
贸易经济   19088篇
农业经济   5931篇
经济概况   24956篇
信息产业经济   459篇
邮电经济   485篇
  2024年   470篇
  2023年   1579篇
  2022年   1646篇
  2021年   1943篇
  2020年   1646篇
  2019年   1976篇
  2018年   712篇
  2017年   1566篇
  2016年   2042篇
  2015年   3185篇
  2014年   9050篇
  2013年   8094篇
  2012年   9179篇
  2011年   11221篇
  2010年   10119篇
  2009年   8356篇
  2008年   8553篇
  2007年   6428篇
  2006年   5570篇
  2005年   5019篇
  2004年   3868篇
  2003年   3706篇
  2002年   2217篇
  2001年   1818篇
  2000年   1421篇
  1999年   481篇
  1998年   410篇
  1997年   363篇
  1996年   249篇
  1995年   231篇
  1994年   235篇
  1993年   193篇
  1992年   183篇
  1991年   168篇
  1990年   150篇
  1989年   12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00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发展是推进京津冀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文章基于2006—2019年京津冀城市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实证分析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在正、负外部效应双重作用下,产业协同集聚对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倒U”型影响,同时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该影响效应存在产业异质性,制造业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更强的作用效果以及更高的拐点值,且产业协同集聚能够通过绿色技术效率及绿色技术进步“双引擎”作用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果可为如何依托产业协同集聚促进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我国当前高质量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政策导向,对城市供水项目从收益和成本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意蕴进行阐述,研究了城市供水项目优化前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各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相结合,基于地理邻近视角,验证了区域知识产权保护的空间相关性、空间集聚特征和空间溢出效应。同时,突破地理近邻效应的局限,解析区域知识产权保护的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各省知识产权保护具有全局自相关性,相似地区间存在空间集聚效应,不同发展程度地区的空间关联性质不同;网络化后的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各节点间联系紧密、网络结构稳定,并且可以确定核心行动者和边缘行动者角色;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较发达地区与其它地区之间存在较多溢出关系。  相似文献   
4.
快递自提点作为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服务瓶颈问题的关键,逐渐成为地理学研究新的关注点.本文基于2020年3月哈尔滨市菜鸟驿站和邮政站点的POI数据,综合运用文本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哈尔滨市快递自提点的空间布局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哈尔滨市快递自提点存在布局不平衡现象已初步显现,市辖区快递自提点布局存在冗余和空间浪费现象,而远郊县快递自提点存在建设较薄弱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哈尔滨市快递网点布局服务体系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5.
孙全胜 《经济论坛》2021,(12):12-24
改革开放让中国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已经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但仍存在需要提升之处:城镇化动力的非经济性因素占比较大,需要强化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城乡矛盾依旧存在,需要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城镇化进程存在不协调因素,需要进一步促进城镇化的和谐进行.政府需要提升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促进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和功能持续加强,引导制度革新,通过制定公平的政策来协调各方利益,消除阻碍市场体制建设的障碍,建立开放、自由的市场意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6.
骑行环境的友好性是影响慢行交通和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评价城市道路对骑行的友好性,本文考虑骑行环境和骑行行为两方面因素,利用城市共享单车数据结合路网数据构建了具有多维度指标的综合评价模型。本研究选择三个二线城市作为案例研究,发现城市中心的可骑行性大于城市周边地区;对骑行性影响最大的维度是舒适性,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是否有自行车道、道路长度和交叉口密度;在建道路网络连接良好,自行车道和红绿灯较少的道路上,可骑行性更高。本文的贡献可以支持二线城市交通环境的改善和提高城市系统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2008—2018年非枢纽城市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高铁开通对非枢纽城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提高了非枢纽城市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了其高质量发展.分组回归结果显示,高铁开通对非枢纽城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中部地区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民营企业以及二线和三线非枢纽城市企业,而对东部和西部地区企业以及国有企业的影响不显著,对资源密集型企业以及一线非枢纽城市企业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本文从微观企业层面拓展了高铁建设的经济后果研究,丰富了非枢纽城市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的文献,对高铁建设的规划布局及其经济分布效应分析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都逐渐加快,而这两个进程在不断地融合推进,二者可以说是共生共灭。但这种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在全国各地出现的形式不同,产生的背景也不同,所以最终我是也不尽相同。这种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唇齿相依类型,第二种是若即若离类型。第三种是天涯海角类型。但这些类型都很难真正的实现产城融合发展。不管是唇齿相依模式,还是若即若离模式,或者天涯海角模式,这些模式的产城融合发展模式都不能完全的实现科学的依据和正确的发展途径。在我国的新城开发区,老城开发区和农村小城镇等不一样的地域都有着不一样的产城结合形成背景和发展的模式。文章根据各地不同的地域模式和产城融合发展不同的三种模式分析新城开发区,老城开发区和农村小城镇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最终得出结,论新城开发区应该走效率和质量同等的空间型产城融合发展途径,而老城开发区应该致力于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的途径,农村小城镇途径应该是与产业群相结合,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产城融合发展途径。走城乡一体化的路径不仅可以解决农村最根本的三农问题,而且也可以使城市与农村相结合,形成完整的产城融合道路,最终让农村与城市之间的隔阂被打破,使地域的资源,更能够得到共享。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