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158篇
工业经济   13篇
计划管理   88篇
经济学   130篇
综合类   62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20篇
农业经济   13篇
经济概况   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运用非对称性信息理论控制农村信贷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称性信息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该理论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被广泛应用于从传统的农产品市场到现代金融市场的各个领域。一个市场的有效运作,需要买者和卖者之间有足够的共同信息,如果信息不对称严重,势必会限制市场功能的发挥,在极端情况下,会使整个市场不存在。在金融领域,借贷双方根据非对称信息做出的决策会产生两种不利影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农村信贷具有特殊性,同样存在非对称性信息问题。  相似文献   
2.
科技进步的非对称性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梅芳 《商场现代化》2005,21(32):332-333
科技进步给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造成强大的冲击,因科技进步非对称性问题的存在,引发了全社会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密切关注.本文基于科技进步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了科技进步非对称性及其动因,提出了加快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分析信用危机的原因入手,阐述了解决信用危机既要靠文化.又要靠制度,两种力量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规范和约束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在全社会范围内解决诚信危机,并从政府、行会、企业和公众四个方面提出了走出信用危机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虽然货币政策效力时空非对称性研究并非是一个新问题,然而,现有的研究一则多以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二则就货币政策效力空间差异性的研究而言,现有的研究,主要围绕着欧元区内统一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国别差异而展开。单一主权国家内部是否会存在大国条件下的货币政策空间效力差异?发展中的大国货币政策是否存在效力非对称性?现有的研究文献对此鲜有涉及。本文基于转轨时期中国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水平的显著差异性,对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效力存在区域(空间)非对称性”这一命题进行了经验证明。  相似文献   
5.
刘建森 《技术经济》2006,25(9):20-23,27
在分析顾客需求的非对称性和动态性的基础上,把产品的属性划分为必备、单向、吸引三类,结合客户需求变化、竞争产品策略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企业的产品创新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企业并购重组是当前企业改革的重点.我国适时地制定了相关的所得税处理规则,但是这些处理方法过于强调简便性原则.而忽视了对称性原则和经济合理性原则,促使企业为谋取税收利益市进行税收筹划。本从对称性原则运用的角度.探讨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并购的所得税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货币政策效果非对称性及"阀值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1992年1季度至2005年2季度数据,运用LM检验和t检验,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以及“阀值效应”,得出我国货币政策的“阀值”在-0.08-0.05之间。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和“阀值”的存在是由于微观信贷市场上的信贷配给导致的。“阀值”和“阀值效应”的存在反映了信贷配给的强弱程度,“阀值”可以用作度量信贷配给程度的指标,它间接地反映了信贷市场的完善程度。  相似文献   
8.
信贷配给与货币政策效果非对称性及“阀值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 《新金融》2006,(1):33-36
本文基于1992年1季度至2005年2季度数据,运用LM检验和t检验,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以及“阀值效应”,得出我国货币政策的“阀值”在-0.08~-0.05之间。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和“阀值”的存在是由于微观信贷市场上的信贷配给导致的,“阀值”和“阀值效应”的存在反映了信贷配给的强弱程度,“阀值”可以用作度量信贷配给程度的指标,它间接地反映了信贷市场的完善程度。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贷款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然而,近年来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省份,银行贷款与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性比较明显,即银行贷款增速低于全国贷款增长速度,而经济增长率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现象引起许多疑惑,经济增长的真实性亦受到质疑。本文以吉林省为例,分析和研究贷款增长与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性,揭示其中的迷津,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实事求是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险业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绩,保险规模和业务量逐渐提升,对社会的影响也不断提升.在市场经济和保险公司经营运作的背景下,不管是从规模还是盈利能力和大型保险公司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会暴露出财务管理风险抵御能力.怎样加强保险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为此,本文对我国现在保险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的构成进行详细分析,并对提升财务风险管理提出具体控制措施.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