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3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家致富顾问》2020,(5):22-24
2月20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了《2020年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预案》的通知,今年我国草地贪夜蛾发生形势严峻,防控任务艰巨.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精神,按照早谋划、早预警、早准备、早防治要求,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持续推进草地贪夜蛾防治,有效遏制大面积暴发成灾,努力夺取小康之年粮食和农业丰收.  相似文献   
2.
《企业标准化》2009,(21):18-18
3G蕴藏的财富可以说是一座“金矿”。有意思的是,目前掘到金子的并不是“正规军团”,而是炒作3G概念伪3G手机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3.
干旱灾害经济损失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国内、外对兴建水利工程后的经济效益计算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目前关于干旱灾害给国民经济带来损失计算方法方面的文章和研究成果.还没有见到。为了弥补这个空白,本文提出了干旱灾害造成工业、农业等国民经济部门经济损失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可以预见,我国的农业保险在更好地为"三农"服务的同时,也将获得更大的发展。近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正式对外公布。这个被称为保险业"新国十条"的指导意见,在为保险业未来若干年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的同时,也为保险业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拓展了更宽的舞台。值得关注的是,在"新国十条"中,大力发展"三农"保险,创新支农惠农方式,被列在第五条。第五条虽然只有两项内容,但这两项内容言简意赅,内涵丰富。  相似文献   
5.
我国土地受灾成灾面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土地受灾成灾面积研究梁向阳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土地灾害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制订和完善我国农业发展战略时,不能不对土地受灾成灾面积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与估计。本文旨在回顾我国土地受灾面积历史的纵向变化,分析当今我国地区间在土地受灾成灾面...  相似文献   
6.
研究农业气象灾害与农业生产的相关关系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利用1991至2012年间全国农业气象灾害和粮食生产数据,分析了旱灾、水灾两种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趋势,探讨了不同种类灾害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对气象灾害受灾成灾面积与粮食单产之间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受灾面积呈下降趋势,且水灾受灾面积与旱灾受灾面积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反向变动特征;成灾面积虽也呈下降趋势,但水灾成灾面积与旱灾成灾面积逐渐呈现出同步波动趋势;农业水旱灾害呈明显周期性波动,且干旱致灾强度的年际波动较大;谷物单产与水旱灾害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等指标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农民科技培训》2005,(7):40-40
当前,夏蝗防治即将进入关键时期。农业部5月19日召开全国蝗虫防治工作视频会,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提出今年蝗虫防治工作的具体目标:飞蝗发生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1头以内:农区土蝗平均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5头以内:草原蝗虫平均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10头以内:农区和草原的蝗灾损失分别控制在5%和10%以内,努力做到“飞蝗不起飞成灾,土蝗不扩散危害,入境蝗虫不二次迁飞”。为此,范小建要求从四个方面加大治蝗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计量经济模型的中国粮食生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品,国家的粮食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本文依据粮食产量现状,选取1983-2014年32年的数据,运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影响粮食产量的计量经济模型,并借助Eviews软件对模型进行OLS等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影响粮食生产的三大因素是粮食播种面积、农业化肥施用量、成灾面积,其中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力最大.最后,本文提出了高粮食产量必须依靠技术,严格整治国土,合理施用化肥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近年来,福寿螺繁殖为害事件屡见不鲜,许多地方福寿螺泛滥成灾,成为危害农作物的第一大“杀手”。为捕杀福寿螺,许多农民采取人工捡拾、喷洒农药等办法,这些方法虽然短时间内有一定效果,但增加了人力财力投入,同时也污染了环境。而采取稻田养鸭技术,不但可以利用生物办法清除福寿螺,还可以提高农业综合收益,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