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19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12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哲 《活力》2012,(10):176-176
说起党报,长期以来给读者的印象是老面孔、冷面孔、死面孔,究其原因,主要是大量的政务报道稿件呆板、老套、落俗,一直走不出围绕工作、围绕领导、围绕会议的模式。因为缺少新闻,缺乏新意,写作程式化,读者不爱看,领导不满意,从而使党报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市场竞争力。如何破解这一难题,解开这一死结,治理这一顽疾,笔者认为,除去其他客观和人为因素外,从事党报政务报道的记者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新闻是一种传闻媒介,是一种舆论工具。对于电力企业通讯员来说,要及时、准确地反映工作中的特色和亮点工作,记录供电员工抢修的身影,讲述身边发生的故事。新闻每天发生,视角各有不同,如何才能让新闻能吸引读者、受众读者,笔者认为在写新闻时不妨加点"料"。  相似文献   
3.
刘水 《中国报业》2023,(15):206-207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体形态和传播方式开始多样化发展,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媒介融合对电视新闻采编的影响为研究内容,通过分析媒介融合对媒体生态、电视新闻采编业务和电视语言的改变,提出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调整策略。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需要做好采编准备工作,深度挖掘新闻线索,加强全媒体的采编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4.
新闻采访是新闻材料的采集和对采访对象的访问。本文主要阐述了新闻线索的特点、新闻线索从何而来,怎样发现新闻线索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敏 《活力》2012,(23):96-96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有一篇短文《没有新意,不要写文章》,读后启发很大,没有新意,尚不足以写文章,那么对新闻而言,没有新意,就更不足以写新闻了.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按照这一标准,回想一下自己写过的稿件,不少文章是在"跑龙套",而新闻能引起读者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因为"新",才吸引读者的眼球. 新闻要有独创性,新闻工作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一切新闻报道都是不可重复的精神劳动.要做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最难能可贵的就是要有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6.
马利斌  金瓯 《理论观察》2005,(3):121-122
多方获取新闻线索和素材,是办好报纸的重要方面。因此,要致力于从各方面加大改革的力度,补充和扩展新闻源。  相似文献   
7.
再军  吴仕逵 《英才》2005,(5):98-99
1997年,我33岁,算是个老记者了。山西交警乱罚款的新闻线索早在 1996年就有了,当时河北有人写信反映。但由于联系不上,一直到1997年这个选题才重新开始。采访乱罚款,我想最基本的是如何搭上交警,考虑老半天。当时有一个同事就说,你干脆做一个木箱子,藏在里面, 上面盖上煤块,但我觉得不妥。  相似文献   
8.
记者从事新闻采访,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哪里有新闻。新闻写作的好坏取决于新闻采访,新闻采访的方向来自于新闻线索。在新闻界广为流传一句格言:新闻是用脚写出来的。记者要腿勤、脚快,要奔波,才能获取鲜活的材料。要想写出一篇好的稿件,善于捕捉和发现新闻线索是必要的前提。一、何谓新闻线索新闻线索是新闻事实发生的讯息或信号,是新闻敏感的捕捉对象,也是新闻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出发点。新闻线索是介入新闻报道的前提,它能够给记者指明到哪里采访,采访什么这样一些大致的方面和范围。对于记者来说,若是新闻线索源源不断,采访就十分活…  相似文献   
9.
冯晓薇  金鑫 《活力》2004,(3):89-89
作为一名法制新闻记者,笔者已走过了十个春秋。有硕果的喜悦,有莫名的尴尬,有不尽人意的缺憾,以下仅仅是一点经验之谈,亦或称之为法制新闻记者必备的几点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0.
增强记者新闻敏感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启新 《理论观察》2009,(3):171-172
美国著名新闻学者卡斯柏·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形象的指出:“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不可能成为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就不可能成为新闻记者。”新闻敏感对记者非常重要,只有具有敏锐的新闻发现能力,才能在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中捕捉到新闻线索,才能够做到事情还在“风起于青萍之末”时就觉察到它,并能预见到它的发展趋势,从而得心应手地采访出受读者欢迎的好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