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6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旅游业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凤阳要做大、做强旅游经济,就必须在与朱元璋有关的明文化资源上下功夫,并积极开发其他旅游资源,与周边邻近县市紧密合作,想方设法打造独具明初文化特色的旅游基地。  相似文献   
2.
张宏杰 《英才》2015,(4):116-117
和所有不合理收费一样,实际需要最后只成了一个引子,引出来的是贪婪得足以吞天蔽日的人欲。清代北京是粮食消费最集中的地方,除了市民吃饭之外,还有宫廷消费、供养军队等都需要大量粮食,此外当时给百官发俸禄,也有一部分是发放粮食,称为"禄米"。所以漕运对北京很重要。所谓漕运,是朝廷在南方某些指定的省份征收税粮,然后把这些粮食经由水路运往北京。如果漕运停止,北京城就要挨饿。因此,对于南方这些指定省份来说,漕务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公务。  相似文献   
3.
谷鸿 《秘书》2012,(1):24
宋克(1327-1387),明代书法家。字仲温,一字克温,吴郡长州(今苏州市吴县)人。居南宫里,号南宫生,人称南宫先生。宋克官至凤翔同知,名列明初闻名于书坛的书法家"三宋二沈"("三宋"指宋克、宋广、宋璲,"二沈"指沈度、沈粲)之首。宋克的书法理念深受赵孟頫影响,崇尚魏晋,出入钟王。其真书、行书、草书皆为当时第一。  相似文献   
4.
正有明一代,商业高度发展,嘉靖以来,工商业勃兴,许多人因此发财致富。当时的徽商以鱼盐为业,家中白银有上百万两,家产二三十万的不过是中小商人。而明初崇尚俭朴的风气逐渐消退,富豪们开始享受、炫耀生活。顾炎武评论说:"自神宗以来,黩货之风日甚一日,国维不张,而人心大坏,数十年于此矣。"奢靡之风遍江南嘉靖时的戏曲理论家何良俊记得,以前松江府的宴会,只是"果五色、肴五品而已",只有贵客莅临,或者新结的亲家上门,才添"虾蟹蚬蛤  相似文献   
5.
刘十九 《华商》2014,(2):80-81
有明一代,商业高度发展,嘉靖以来,工商业勃兴,许多人因此发财致富。当时的徽商以鱼盐为业,家中白银有上百万两,家产二三十万的不过是中小商人。而明初崇尚俭朴的风气逐渐消退,富豪们开始享受、炫耀生活。顾炎武评论说:“自神宗以来,黩货之风日甚一日,国维不张,而人心大坏,数十年于此矣。”  相似文献   
6.
明代基本经济制度之一的开中法,是仿照元代的盐制建立起来的,其是为了适应了明初防患蒙元残部的侵扰,而制定的经济政策,逐渐成为了明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之一,它对明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保卫边防的上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后来逐渐成为了明代基本的经济制度之一。有了立法的保障,开中法能够更好地实施,几乎贯穿了整个明王朝,也促进了明中期商品货币经济的发达与地域性商业集团的崛起。  相似文献   
7.
明初重农抑商政策既是对传统国策的继承,也是与当时经济残破的社会现实密切相关。这一政策对经济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抑商目的在于重农,但明初并非禁商,而是把商业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政府一些设施有利于商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施他 《现代商业》2008,(15):288-289
万历九年(公元1581)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将明初以来大部分的赋役合并征收.此举简化了明朝的赋役制度,平衡了贫民与地主豪强之间的赋役负担.虽然"一条鞭法"是封建统治阶级实施的经济措施,但依然可以为我国当前税收制度改革所借鉴.税制改革可以学习"一条鞭法"对税制进行简化,进一步实现税负的公平.  相似文献   
9.
卢忠民 《中国农史》2008,27(1):116-128
郭州镇定期市兴起于明初,清康乾时期达鼎盛,近代以后总势趋衰。庙会与集市均为该镇的定期市,只是集市开设是以旬为计,而庙会开设则以年为计。郭州镇定期集市的命运取决于庙会的兴衰,这是其异于冀中他处定期市的独藉之处。政府政策的变动是该镇定期市变迁的根本原因。近代郭州镇交通不畅、周围集镇的勃兴及战乱频仍,也是其变迁的重要因素。对郭州定期市的研究,为研究近代冀中乃至全国的定期市变迁提供了一独具特色的范例。  相似文献   
10.
吴元 《中国市场》2011,(13):167-168
灵谷寺作为南京著名的寺院之一,也是明代三大寺院之一,在明初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考察灵谷寺在明初的僧人成分、经济来源、寺庙建筑等方面的情况,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家对于佛教的态度,以及明初佛教政策下的寺院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