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20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63篇
财政金融   4817篇
工业经济   1524篇
计划管理   7965篇
经济学   4334篇
综合类   2677篇
运输经济   312篇
旅游经济   84篇
贸易经济   6210篇
农业经济   1997篇
经济概况   3962篇
信息产业经济   33篇
邮电经济   85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387篇
  2022年   435篇
  2021年   486篇
  2020年   507篇
  2019年   485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531篇
  2016年   656篇
  2015年   1176篇
  2014年   2635篇
  2013年   2218篇
  2012年   2423篇
  2011年   2679篇
  2010年   2564篇
  2009年   2488篇
  2008年   2537篇
  2007年   2159篇
  2006年   1634篇
  2005年   1717篇
  2004年   1405篇
  2003年   1545篇
  2002年   949篇
  2001年   761篇
  2000年   594篇
  1999年   170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2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2018年3月15日至3月21日,根据保监会的统一部署,在上海保监局的领导下,在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和市保险学会的精心组织下,沪上各保险机构踊跃参与一年一度的3·15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周活动,践行“品质时代,诚信保险”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保护投资者权益作为国企混改下的重要工作。本文以现阶段经济市场发展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投资者权益特点,明确新时代发展对国企混改的影响,及保护投资者权益的重要性,并深层探索如何在国企混改中保护投资者权益,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此实现预期设定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4.
5.
6.
7.
为维护我国期货市场的繁荣稳定,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2017年以来,证监会、期货业协会和期货交易所等部门通过一系列的规章、规则和指引等,逐步建立起我国内地衍生品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目前,学术界关于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这一问题的研究局限在如下几个方面:对资本市场成熟地区相关法规的介绍和对比,总结其对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法规体系构建的启示;对国内创业板、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特定资本市场领域的研究;对《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关注。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国内整个期货市场不断完善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的法规框架及实践细则等进行详细阐述,总结优点及不足,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以期为金融监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与证监会的各项处罚性监管措施不同,交易所发出的问询函属于非处罚性监管,以问询的性质督促上市公司完善其信息披露.本文以2014—2017年5年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实证检验了财务报告问询函与会计信息可比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财务报告问询函与会计信息可比性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缩小样本,以收到问询函的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公司当年收到问询函的数量与会计信息可比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公司收到的问询函越多,会计信息可比性越高.  相似文献   
9.
10.
《企业经济》2019,(2):35-42
在绿色信贷发展潜力依旧巨大的背景下,从一个新的视角去探究银行、企业间的绿色信贷借贷关系,对于进一步促进绿色信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互惠性视角出发,分析绿色信贷借贷关系中的互惠性因素,在此基础之上构建银行、企业的互惠性基础博弈模型,通过引入政府这一主体对互惠性基础博弈模型进行拓展。研究结果表明:银行应当与企业培养正的互惠性借贷关系,并尽可能避免负的互惠性借贷关系;银行、企业实施绿色信贷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与对方给予自己的互惠性程度呈同方向变化;行业自律组织和政府的存在,可以有效保证正的互惠性借贷关系的形成。因此,要形成正的互惠性借贷关系,不仅要完善国家或者行业自律组织的相关制度体系,还要培养银行和企业内部的互惠性意识。此外,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动态信息共享平台等都是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