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萧三匝 《中国企业家》2012,(20):107-110,15,106
中国现在需要的不是理想社会,而是社会理想李泽厚82岁了。80岁那一年,他用两句话总结自己的心境:惜彼春华,仓惶避豺虎;抚今秋暮,白眼看鸡虫。并自注:豺虎者,反右、文革也。"谁是鸡虫?"记者问。"泛指。自以为了不起的那些人,而且主要是指学界。"他答。这个上世纪下半叶中国首屈一指的思想家如今满头飞雪,走路也得依靠拐杖了。他身体不好,但思维敏捷,你还没说完,他就知道你要说的是什么。有本杂志为他拍了个封面  相似文献   
2.
谁泽厚82岁了。80岁那一年,他用两句话总结自己的心境:惜彼春华,仓惶避豺虎;抚今秋暮,白眼看鸡虫。并自注:豺虎者,反右、文革也。“谁是鸡虫?”记者问。“泛指。自以为了不起的那些人,而且主要是指学界。”他答。这个上世纪下半叶中国首屈一指的思想家如今满头飞雪,走路也得依靠拐杖一ra他身体不好,但思维敏捷,你还没说完,他就知道你要说的是什么。有本杂志为他拍了,个封面照,他不太满意,嫌人家把他拍得“太老、太丑、太苦了”。他在做这番评论时哈哈大笑。  相似文献   
3.
“自然的人化”是李泽厚实践美学的核心概念,这一概念是在60年代的《美学三题议》中提出来的,此后这一概念被反复论述,其内涵也不断得到扩展、补充和完善。李泽厚提出的外在和内在自然人化的完整学说,是对马克思自然人化理论的一个深化,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马克思理论的一个发展。它使得马克思主义美学对于美和关感的本质有一种合理的解释,并为进一步研究美和美感的具体形成机制、结构等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有种种保守主义,有的版本之间甚至在基本的价值观上都无共识。保守主义者刘军宁没有兴趣为形形色色的保守主义背书,他甚至没有兴趣罗列那些千奇百怪的名号。在我看来,他的志业也不止于介绍一种政治哲学。至少,他是想通过《保守主义》一书正面阐述自己的政治哲学。只不过,中国的思想者往往通过评述西方某一思想家的方式建立自己的言说,李泽厚评述康德如此,刘军宁评述埃德蒙·柏克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5.
薛涌 《企业文化》2005,(3):81-82
李泽厚称文化的基本问题还是吃饭问题。我们的本土文化 运动则完全解决不了,甚至干脆无视吃饭问题 笔者曾经说过,在东亚社会,最"西化"的地方一般也是最 传统的地方。韩国是个基督教的国家,也是个儒教的国家。日本 从明治维新开始就要脱亚入欧, 如今甚至想把英语变成自己的 官方语言,可是儒家文化不论在 精英的学术文化层面,还是在平  相似文献   
6.
李泽厚与80年代中国思想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9月3日至4日,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在北京大学临湖轩召开"80年代中国思想的创造性:以李泽厚哲学为例"国际研讨会,三十余名国内外学者与会,李泽厚先生提交了书面发言。本刊以"李泽厚与80年代中国思想界"为题,择要刊发此次研讨会部分内容。顺序及标题为编者另拟。以下内容已经过大部分发言者审订,高建平、李公明、钱理群、黄子平先生未审阅其发言内容。  相似文献   
7.
8.
尤莼洁 《商周刊》2014,(12):93-93
李泽厚把自己的生命置于一种情态之中,让生命成为一种过程,这是与李面对面交流中能够体会到的强烈感觉。5月9日上午,84岁的李泽厚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畔开讲《伦理公开课》,因报名人数众多,除了可容104人的主会场,还在华师大市区及闽行校区都设立了更大的电视直播分会场,  相似文献   
9.
论实践美学的自然的人化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的人化"是李泽厚实践美学的核心概念,这一概念是在60年代的《美学三题议》中提出来的,此后这一概念被反复论述,其内涵也不断得到扩展、补充和完善.李泽厚提出的外在和内在自然人化的完整学说,是对马克思自然人化理论的一个深化,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马克思理论的一个发展.它使得马克思主义美学对于美和美感的本质有一种合理的解释,并为进一步研究美和美感的具体形成机制、结构等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李泽厚先生在2014年出版新书《回应桑德尔及其他》,该书是他阅读桑德尔的《公正》及《钱不能买什么》之后所做的积极回应。桑德尔是西方政治哲学界社群主义的代表人物,在这两部新著里,他忧心(所赞同的)"市场经济"走向了(所反对的)"市场社会",一切皆可买卖而带来了道德困境,并由此重申了自己的政治哲学观念。本对话是在探讨《回应桑德尔及其他》手稿的基础上,于2014年1月4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李泽厚先生寓所波斋进行的对谈。这篇对谈以桑德尔作为"药引子",反思了西方政治哲学研究的主要缺憾,重申了李泽厚先生晚年的"情本体"思想,从而折射出中西致思方式的基本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