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17篇
计划管理   19篇
经济学   14篇
综合类   15篇
运输经济   5篇
贸易经济   25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景 《理论观察》2003,(5):71-72
正当防卫制度经历了久远的历史沿革,完成了从个人本位到社会本位的嬗变。我国《刑法》第20条对正当防卫作了明确规定,但正当防卫的前提——不法侵害并没有作出明确规定,本文从不法侵害的含义及特征入手,以求对可以实施正当防卫的不法侵害作一个科学的界定。  相似文献   
2.
论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在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可采取的正当行为,为避免其滥用,对其适用规定了严格的条件,为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对暴力犯罪规定了特殊防卫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正当防卫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如何分清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判断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根本标准是防卫人的行为是否超出了“必要限度”,而关于必要限度的解读众说纷纭。本文旨在通过对其他国家关于该问题相关规定的解读,分析不同学说,寻找适合我国当前法制状况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2018年8月27日发生的"昆山杀人案"经互联网传播发酵后,正当防卫问题再次引发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尽管,案发后数日,昆山市公安机关便火速以"于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为由对该案作出撤销案件决定,但有关该案的讨论热度依旧。刑法视野下公民如何进行私力救济以及正当防卫的限度问题是系列讨论的核心。以公力救济与私力救济的关系为基础,从正当防卫的制度理念、构成要件、评价方法等角度出发,对正当防卫的限度进行分析,有利于理清该案争议焦点、及时回应公众关切、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相似文献   
5.
正对于正当防卫制度,在没有成文法的欧洲古代法律中已有相应的规定。1在资产阶级法律中,最早规定正当防卫制度的是1791年的《法国民法典》,该法典第六条规定:"防卫他人侵犯自己或他人之生命而为杀人行为时不为罪。"2我国刑法第20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与英美法系关于正当防卫制度之间还是有着较大的区别的。中国国刑法理论认为,正当防卫行为根本不具备犯罪构成条件。此外,中国是在犯罪成立要件体系之外解决正当防卫问题的。英美法系中将其作为一种辩护的理由。因此,由于双方的立法理念和司法模式的不同导致了双方正当防卫制度的诸多不同。本文就中国刑法制度中的正当防卫和英美法律体系中的正当防卫各种方面的加以比较。在中国,对正当防卫的标准采取主客观相统一说,即不法侵害必须客观存在且防卫人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有明确的认识。而英美模式采用"合理相信"说。本文希望通过对中国与英美法系的正当防卫制度的比较,来认识双方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促进中国刑法正当防卫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司法实践中经常将互殴行为认定为不法侵害,以故意伤害或者聚众斗殴进行定罪。本文通过对裁判文书网公布的一些司法判决书进行分析,就目前我国关于此类案件进行司法认定时,对是互殴还是正当防卫认定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偶然防卫理论是刑法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对其正确定性,不仅对于完善刑法相关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解决司法实践中的难题也能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偶然防卫不属于正当防卫,也不属于认识错误的范畴。偶然防卫应当以既遂犯处罚,其偶然阻止不法侵害的效果可以作为量刑从宽的理由。本文将对偶然防卫的概念、性质、分类以及如何处罚展开分析,重点放在对偶然防卫的定性问题上的把握,并提出相应观点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基础理论研究,是实现正当防卫制度日臻完善的两个核心部分。本文重新分析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防卫过当的成立条件以及“无限防卫权”的界限,从中找出理论的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我国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规定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在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可采取的正当行为,其目的是鼓励公民与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作斗争.我国刑法规定了正当防卫制度,同时也规定了防卫过当等内容,在合法与非法的一线距离之间,如何把握防卫的尺度,对于公民合法维权无疑具有积极的认识意义.在我国现阶段,正当防卫的立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也应当严格把握其适用条件.因此,把握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