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2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3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4篇
经济概况   2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5,(30):203-204
测试用例的质量决定了软件测试的成本和有效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反馈结果的测试用例选择策略,该策略类似于测试用例集约简,能以较小的代价选择出查错能力较强的测试用例。执行每组测试用例,得到每组的查错率作为结果,而后依据该结果产生一个反馈结果集来对测试用例进行重新分组,直到当其中有分组的查错率达到设定的比例。  相似文献   
2.
回归测试是指对特定测试案例集的重复执行。在大型应用系统的开发以及上线后的常态化运行维护中,特定案例集的回归测试是必要的。有鉴于此,回归测试也成了自动化测试的一个领域。然而,实践证明,在大规模的银行测试中,许多声称能够实现自动化回归测试的方法和工具均遇到了严重的困难。实践上的困境源于理论的不完善。由于对银行业务的复杂性缺乏清晰的认识,许多自动化测试产品没有从理论高度认识银行回归测试的必要条件,以及实现这些条件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3.
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可靠性的主要方法,为了提高测试的质量可以在需求分析阶段对测试对象进行分析,根据需求分析规则产生的谓词常常可以用于软件检测。讨论基于谓词的测试准则BOR和BRO,并使用该准则检测需求规则中所有的布尔运算符故障和关系运算符故障。结果表明,根据谓词信息生成的测试用例集合是最小的,且每个测试用例都能从不同方面暴露各种运算符故障,从而可以对软件需求规则进行充分地测试,提高软件设计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工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是保证软件质量、提高软件可靠性的关键。本文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对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进行分析,讨论了面向对象软件的特点对软件测试的影响及面向对象软件测试的内容。从统一建模语言(UML)模型的特点入手,分析UML对面向对象软件测试的支持,提出了一种基于协作图的协作集成测试模式,并给出了一种基于UML协作图的面向对象的集成测试用例的生成方法。  相似文献   
5.
测试部门根据软件开发各阶段的规格说明和程序内部结构精心设计测试用例,便于在运行中发现程序错误,软件测试成为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测试用例优先级、白盒测试、测试启动、回归测试、测试计划等方面出发,结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管理项目中软件测试的组织实施过程,重点对如何提高测试质量和效率作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软件质量,进行软件测试是一种重要手段。介绍了软件测试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测试用例的设计和编制是软件质量稳定的根本保障,完善测试平台,规范测试步骤,具有完整的测试大纲及用例集,对测试的完整性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基于SAC型电液控制系统的测试用例集的构建方法和测试内容展开研究,介绍了SAC型电液控制系统的组成及系统可以实现的功能,主要阐述了基于此系统的测试平台的搭建、测试流程中的主要步骤并举例说明以及系统安全性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8.
软件测试在软件项目中具有具足轻重的地位,而测试用例的编写直接影响测试工作的效率及软件产品的质量。机顶盒系统属于嵌入式软件,有其特殊性。本文从软件测试方法入手,对机顶盒测试用例的编写提出了笔者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软件测试一直都是软件开发工程中的关键所在,提高软件测试的性能和效率,对于软件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人工测试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软件自动测试技术因此受到密切关注,成为近年来软件测试的重要研究方向。软件自动测试技术可以克服传统测试技术的许多问题,它所依据的是一套严密的测试法则和评估标准,具有完整的自动测试过程。  相似文献   
10.
软件测试在软件项目中具有具足轻重的地位,而测试用例的编写直接影响测试工作的效率及软件产品的质量。如何编写适合软件项目的测试用例是很多测试人员甚至是项目负责人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从软件测试方法入手,对测试用例的编写及注意事项提出了笔者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