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2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2016,(8):84-85
涂尔干是19世纪末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基于当时法国道德滑坡、社会示范的现状,他提出了"职业伦理观"以重构社会秩序、实现社会新的整合。针对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些问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涂尔干的职业伦理观对解决我国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些道德示范现象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涂尔干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社会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时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关于道德问题的研究一直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在高校教育迅猛发展的当下,如何将涂尔干的思想运用到现实社会并让其道德教育发挥更好的功效是一个长远的问题。故文章主要是从涂尔干道德思想出发,论述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的相关内容,对涂尔干的教师权威理论和惩罚理论都有清楚的认识,通过对其思考以期对当今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田赟 《中国外资》2014,(6):160-161
涂尔干所处的社会正笼罩在社会失范的阴霾中,作为社会学家的涂尔干认勾传统的集体意识以及工业革命中的社会分工都无法承担社会整合的重任,而是将社会团结寄希望于在稳定的职业共同体之上形成的职业伦理。涂尔干的职业伦理观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对当今社会发展面临的难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韦伯、涂尔干是社会学界的三位巨匠,他们关于现代性的分析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马克思的资本主义观点、涂尔干的工业主义观点和韦伯的理性化观点都能够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能够针对具体的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指导。不同的现代性理论会有不同的基本立场和观察角度,正是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导致了在对现实的社会研究中也会形成不同的思路,从而进一步影响到由之而来的政策取向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安乐峰 《致富时代》2011,(3):172-172
涂尔干是早期研究法律与社会关系的思想家,他提出了不同社会,由于分工不同,形成不同的社会连带关系,并作了分类;以社会学的分析为工具,研究了法律的演变,提出了法律演变的基本观点,有力揭示了法律的内因和外因,奠定了现代社会法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郭春雪 《魅力中国》2010,(35):202-202
涂尔干率先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引入道德教育研究领域,借助社会学的研究视角末研究教育问题和道德问题,被称为道德社会学的开山鼻祖。涂尔干开创性地提出道德的三个要素:纪律精神、对社会群体的依恋、自主或自觉。本文主要论述道德的首要要素——纪律精神。  相似文献   
7.
社会管理研究的主要矛盾即试图改造和管理社会的主观需要和社会作为,在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看来是“自成一体”的存在所具有客观性之间的矛盾。由于对“社会”的认识不足,导致社会管理研究出现了“重管理、重政策、轻社会”的现象。涂尔干认为“自成一体”的社会是外在于个人且具有特殊性质的客观实在。本文引用涂尔干的观点,重新认识“社会”在社会管理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改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首先提出了本系列研究所围绕的核心问题:"中国在目前中等收入水平的基础上,能否继续向前迈进,而在未来成为一个高收入国家?"。主流的看法认为这主要是一个中国发展方式能否成功转变的问题,即经济增长能否"由主要  相似文献   
9.
19世纪中后期,法国处于社会大变革中,原有的宗教道德价值体系失去了原有的主导地位,而新的道德体系尚未建成,社会道德严重失范,针对这一混乱局面,涂尔干主张重建社会道德秩序,并有针对的提出了世俗道德的思想.其思想对于正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道德与道德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郑子峰 《魅力中国》2010,(24):14-15
理念型是韦伯用来分析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工具,理念型工具有助于在纷繁无序的社会事实中归纳出一般原则。本文以韦伯的理念型作为分析工具,结合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的社会发展观点,试图在发展动力、隐含问题、解决之道和未来预测诸方面比较社会学三大家关于社会发展观点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