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1篇
经济概况   4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皮亚杰时期,关于儿童道德形成问题观点不一。精神分析学派认为道德是儿童内心固有的良知良能的展开或内心固有的道德种子的成熟。皮亚杰则认为道德的发展与认知和情感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认为在儿童道德形成问题上这两种观念相互起作用。儿童内心固有的良知良能、皮亚杰所说的情感对于儿童道德的形成是缺一不可的。在儿童道德感的培养上,笔者认为音乐作为一种独特情感作用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2.
一、成本会计学实践性教学的现状及问题(一)成本会计学实践性教学的现状著名教育学家卢梭到皮亚杰都赞成在教学中采用实践教学的理念,共同反对学生在被灌输中学习,主张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意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4.
心理突破     
《英才》2006,(6):10-10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设计了一个著名的“三山实验”,他在桌上放置三座山的模型。在高低、大小、位置上,三山有明显差异。实验时,先让一个三岁的幼儿坐在一边,然后将一个布偶娃娃放置在他对面。实验者问幼童两个问题:一、“你看到的三座山是什么样子?”二、“布娃娃看见的三座山是什么样子?”结果发现,三岁幼儿两题答案是一样的,即只会以自身视角去看两山关系(如大山后面两座小山),不会设身处地从布娃娃角度去说(即两座小山后有座大山)。这种“自我中心”的视角,是儿童思维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5.
王智广 《发展》2009,(8):102-102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慧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就是说,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本文结合新编初中历史课本第一册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笔者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儿童早期的发展中会出现一种极为重要的语言现象,即自言自语.皮亚杰和维果斯基对该现象的解释不同,本文旨在比较分析两位巨匠关于儿童早期自我中心言语的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成就对于当今的儿童教育的影响十分深远,给予了重要的引导和启发.  相似文献   
7.
关于自我中心言语的功能和命运,皮亚杰和维果斯基观点各异。文章比较了二位大师的基本观点,并综述了西方关于自我中心言语的机制、功能、发展和命运等方面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实证研究的结果都支持或部分支持了维果斯基的观点。文章最后分析了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国晓华 《新西部(上)》2009,(8):197-197,196
本文首先介绍了皮亚杰的儿童智力观中智力来源于动作、智力的本质是适应、智力的发展过程是产生和脱离自我中心的过程等基本观点,其次提出了这些观点对我国课堂教学的两点启示,即教学应注重活动教学法,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生活.  相似文献   
9.
人际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书写能力是人最基本的能力素质,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何谈发展?在加纳德《多元智能》理论的阐述中,语言智能是其中的一种智能,语言智能伴随着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语言是  相似文献   
10.
临床谈话法是皮亚杰独创的在心理学研究中用来收集材料和整理材料的具体方法.它是在单纯观察法的基础上扬弃测验法的优缺点,汲取实验法的长处而创造出来的对儿童智慧进行研究的方法,目的在于要求研究者通过谈话和观察抓住隐藏在儿童言行表面现象之后的本质东西.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主体的不同,对该方法也要有不同的侧重和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