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77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60篇
财政金融   2786篇
工业经济   5508篇
计划管理   4733篇
经济学   4520篇
综合类   1274篇
运输经济   216篇
旅游经济   28篇
贸易经济   5460篇
农业经济   1449篇
经济概况   5717篇
信息产业经济   69篇
邮电经济   140篇
  2024年   145篇
  2023年   655篇
  2022年   707篇
  2021年   782篇
  2020年   466篇
  2019年   393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330篇
  2016年   488篇
  2015年   960篇
  2014年   2479篇
  2013年   2128篇
  2012年   2764篇
  2011年   2997篇
  2010年   2603篇
  2009年   2577篇
  2008年   2721篇
  2007年   1908篇
  2006年   1711篇
  2005年   1799篇
  2004年   989篇
  2003年   594篇
  2002年   345篇
  2001年   330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纵观世界天然气产业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一是1821年前,中国、古希腊、古印度等发现自然界中存在可以燃烧的气体;二是1821年~1915年,英国、美国等利用天然气照明及商业化利用;三是1916年~1949年,现代天然气产业的兴起,美国发现大气田,并进入商业化开采阶段;四是1950年~1970年,现代天然气产业的成熟,二战后的天然气大发展阶段,俄罗斯天然气产业迅速崛起;五是1971年~2000年,天然气产业的大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3.
4.
资金时间价值是重要的经济学概念,至今为止对其的研究主要从经济社会角度出发而展开。本文从自然存在的角度,采用描述性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进行研究,考察了太阳向地球进行能量传送的过程和各种能源的利用方式,认为资金时间价值的自然源泉为太阳能,直接来源是那些于人类有益且人类有能力进行加工的广义太阳能集热器中储存的太阳能。此外,还从资金时间价值存在所依赖的两个基本条件出发,提出资金时间价值应用方式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6.
7.
8.
数字经济赋能双循环的机理和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缓解我国当前面临的能源瓶颈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同时也为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文章首先对2007~2017年我国与沿线国家能源生产与消费概况进行分析,发现我国能源供需缺口增大,同时沿线国家具有较大的出口潜力。接着分析2007~2017年我国与沿线国家在能源方面的双边贸易情况,得出我国与沿线国家在能源贸易合作上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应加深双边的能源贸易合作,加强能源重点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形成新型能源格局。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2013年以来实行的碳排放交易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事件,基于2000-2017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碳排放交易制度的节能减排效应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碳排放交易制度有利于实现中国经济“节能”与“减排”的双重目标,并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能源效率提升和能源结构转型都是碳排放交易制度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路径;能源效率提升在碳排放交易制度实现“节能”和“减排”中分别发挥了10.19%和5.93%的作用,而能源结构转型分别发挥了48.87%和52.95%的作用。这意味着中国碳排放交易制度实现节能减排的主要动力来自能源结构转型,而非能源效率提升。能源结构转型涉及问题更加宏观和深层,这为中国加快推进节能减排进程,特别是完成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国际承诺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