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7篇
计划管理   2篇
旅游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酒店预订渠道发生了深刻变革,以OTA为代表的网络预订渠道的发展能否为非品牌酒店创造更多的销售机会?文章基于消费者信息处理理论,采用情景模拟实验的方法,通过三组随机实验模拟了OTA相对于传统渠道在信息总量(多、少)、信息类别(感官属性、非感官属性)和可选酒店数量(多、少)三个正交维度上的演化历程,探索品牌要素在消费者酒店预订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关注决策环境变化导致的品牌重要性的改变,解析使得消费者从品牌敏感到品牌脱敏再到品牌敏感的因素及其影响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在酒店预订中提供更为详细的酒店信息,尤其是提供酒店的感官属性信息能够有效地降低消费者的品牌敏感程度,但仅增加非感官属性信息则不会产生显著影响;当酒店属性信息过载时,增加备选酒店的数量将会使消费者对品牌的敏感程度再次提高,而若属性信息较少,无论酒店数量多寡,消费者均表现为高度的品牌敏感.该研究为当前非品牌酒店的销售工作、酒店的品牌营销策略与OTA的渠道政策提供了全新的评价视角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地理位置经纬度是打通邮政各业务板块间底层名址数据的有效方法,在数据协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地理位置在脱敏数据恢复破解方面的应用价值,探讨了地理位置在中文地址的标准化、大数据分析、潜客挖掘等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快递面单安全的建议和客户分层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业务生产系统积累了大量包含账户等敏感信息的数据,如果这些数据被泄露、损坏,不仅会给银行带来经济上的损失,而且会给银行的声誉带来负面影响。目前,在业务分析、开发测试、审计监管等使用过程中如何保障生产数据安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监管部门明确提出要求银行加强数据、文档的安全管理,逐步建立信息资产分类分级保护机制,完善敏感信息存储和传输等高风险环节的控制措施,对数据、文档的访问应建立严格的审批机制,对用于测试的生产数据要进行脱敏处理,严格防止敏感数据泄露。  相似文献   
4.
花粉食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花粉的采集、脱敏与破壁 1.1 采集 有人工采集和蜜蜂采集两种方法。由于植物花粉很小,人工采集费工费时,仅适合花粉量大的植物如玉米等。利用蜜蜂采集花粉时,在蜂箱出入口放置收集器,大约可截留蜜蜂所携的1/10的花粉,一群蜂可年收6公斤多花粉。尽管大多数植物的花粉可以食用,但烟草、马醉木、毛地黄、杜鹃等少数植物的花粉有毒,应加小心。  相似文献   
5.
数据是银行业的重要资产,随着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业务生产系统积累了大量的敏感信息数据,如账号、客户姓名、交易记录等,这些数据一旦泄露,将对银行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及银行声誉带来重大影响。 由于银行业务逻辑复杂,银行往往使用真实生产数据作为系统测试数据源,经过数据脱敏(对某些敏感信息通过脱敏规则进行数据的变形,实现敏感隐私数据的可靠保护)去掉数据敏感性后生成最终测试数据。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在构建测试环境时都逐步采用了数据脱敏技术,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缺乏统一的标准去系统、全面地评估数据脱敏需求及脱敏方法,各职能部门在测试数据脱敏方面不易达成一致原则,相关工作缺乏规范指导,随意性较大。  相似文献   
6.
7.
目前,商业银行已经积累了海量的客户姓名数据,这些数据具有高度敏感性,如何防范这类数据泄漏造成风险是每个商业银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此为研究目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度码表的客户姓名脱敏技术方法,通过预处理建立姓氏、单名、复名及标准四个码表,其中,前三个码表通过循环链表结构建立频度分段,并基于这四个码表构建脱敏算法。实验证明,该技术可高效地去掉客户姓名敏感性,同时,脱敏结果完全具备原数据的业务特征及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8.
9.
《西部财会》2005,(2):63-63
近年来,五花八门的药物牙膏(如除臭止血类、脱敏类、消炎护齿类等)应运而生。于是,许多人将药物牙膏当成防治口腔疾病的灵丹妙药,不论有无牙病一律使用。最近,全国著名牙防病专家、口腔医学教授王俊峰提出:药物牙膏健康人不宜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10.
白银 《征信》2021,39(7):12-22
个人信用信息利用与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根源于两者界限的模糊以及利益驱使下的信用信息滥用.我国个人公共信用信息适用的信息目录管理模式和个人市场信用信息适用的"同意—禁止"管理模式,虽对信用信息的采集范围有所规定,但关于隐私保护的规定尚付阙如.合理地平衡相关法律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对涉及人格部分应当以保护为主,而涉及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