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9篇
经济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迈 《上海商业》2007,(8):78-80
53岁的蔡伯昌是上海市收藏协会卓有成就的收藏家。20多岁的时候有一天,他翻阅父亲的书籍时,无意间发现了夹藏在书中的老彩票,那是几枚解放前发行的航空公路建设彩票,本就从事印刷业的蔡伯昌被老彩票细致的雕工、精美的设计所折服,不知不觉迷上了老彩票,开始了走遍全国搜寻老彩票的历程。如今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情省力》2005,(5):19-21
一、关于企业景气调查问卷设计所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企业景气调查问卷设计要符合调查对象本身的特点、性质、关系和运动规律,能够准确反映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变动。这应是开展企业景气调查问卷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无论是调查变量数量的确定,还是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核心变量的设置,还是汇总方法的选择,都要充分考虑这一点。不然就会使认识发生偏差或错误,给企业景气调查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徐高 《活力》2005,(11):159-159
我们知道,艺术设计的经济性是其区别于艺术活动和手工艺的首要特征。这是由艺术设计所产生的历史条件而决定的。如果没有产生相应的历史条件,那么艺术设计是不会产生的。  相似文献   
4.
刘颜滨 《中国招标》2014,(31):34-36
一、基坑施工概述所谓基坑,是指为了更好地进行建筑物(包括构筑物)基础和地下室的施工,在建筑物基础设计的位置按照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地面以下的空间。简单地说,建筑基坑就是为建筑基础开挖的临时性坑井。建筑基坑属于临时性工程,它的主要作用是为使基础的砌筑作业得以按照建筑设计所指定的位置进行提供一个空间。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城市建设迅速崛起,地面建筑用地面积日趋减少。为了缓解地面建筑用地紧张的现象,建筑单位开始  相似文献   
5.
《发展研究》2010,(3):F0004-F0004,F0002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是国家首批综合性甲级勘测规划设计研究单位(管理标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拥有勘测院(含测绘工程分院、工程勘察分院、信息工程分院)、规划设计所、市政设计所、建筑设计所、环境综合所、工程经济所、园林景观所、交通设计研究所、公路设计所、古代建筑所、工程项目管理中心等业务部门。  相似文献   
6.
《湖南房地产》2006,(5):104-104
东鹏陶瓷发布06时尚概念新品,其中一款卡拉拉新品是在专项技术人员长达18个月攻关研究下开发出的,有磁砖“翡翠”之称,与会人士被其自然真“石”的质感和柔和细腻的无方向延续的纹理的精巧设计所打动,感叹其卓越的产品内在气质。卡拉拉来源于意大利阿尔卑斯山的一座卡拉拉山盛产白色的卡拉拉石(石材),以此而得名。以其产量低、品位高、总量少而倍受瞩目,产品纹理高雅华贵通体润泽而被欧洲贵族广为推崇,被应用到美国白宫、巴黎圣母院、大英博物馆等建筑上。  相似文献   
7.
城市设计所涉及的领域很广泛,从整体城市到局部的地域、到细部处理都包含着城市设计的内容,如城市空间设计、文化广场设计、公园设计、建筑设计、细部设计、社区中心设计等。不同的设计对象有着不同的设计要求及内容,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注重城市整体性环境,优化城市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8.
傅红园 《理论观察》2011,(2):153-154
一张报纸的吸引力对读者而言.除了它所承载的新闻价值外,这张报纸的版面设计所呈现出来的丰富多彩对读者眼球的诱惑力,亦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9.
<正>植筋即在已有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上根据工程拟需用钢筋,以适当的钻孔和深度,采用植筋锚固料使新增的拟用钢筋与混凝土黏结牢固,并使新增钢筋(通常称为植筋)能发挥设计所期望的性能。其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锚固力大、安全可靠,因而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程中。当前,化学植筋技术已被广泛应用。虽然有机胶的力学性能较好,但其耐火性能较差。作为  相似文献   
10.
杨与肖 《经营者》2013,(18):120-123
除大气外,中国汽车还有可能被赋予更多的形容词,这个过程虽然艰辛却充满趣味 某种程度上,这篇文章可以被看做《汽车商业评论》2013年7月号中《急不得的DNA》一文的延续。 彼时,我们讨论的是中国本土车企在建立自身品牌过程中,设计所应该,而且能够发挥的作用;现在,我们将“细流汇涌成大河”,试图“俯瞰”中国汽车DNA的形成过程,或者说寻找中国汽车设计的“标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