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篇
工业经济   22篇
计划管理   22篇
经济学   10篇
综合类   9篇
贸易经济   7篇
农业经济   18篇
经济概况   21篇
  2021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一、我国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立法现状 我国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立法分散在《公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自然资源法》、《环境保护法》、《公益事业捐赠法》、《合同法》、税法等法律之中.这里仅对《公司法》、税法、《公益事业捐赠法》、《环境保护法》中的相关规定予以简单的说明.  相似文献   
3.
新闻关链:1998年全国只有两个点开始尝试有偿出让采矿权;1999年三个省开始搞采矿权有偿出让试点;2000年浙江省将海盐县、绍兴县定为全省采矿权拍卖试点县,重点是普通建筑用石料采矿权的拍卖,当年两个县共拍卖采矿权9个,成交金额达到850万元,被称做”新中国历史上采矿  相似文献   
4.
《中国煤炭工业》2004,(3):13-13
2月23日,全国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2003年的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研究安排了今年和今后四年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对我国矿产资源法修改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矿产资源法的修改面临确保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两难选择,需要从勘查、建设、生产、关闭等阶段对矿产资源价值进行全面考察,明确各阶段矿产资源税费征缴的重点,加大环境保护条款的分量,体现公平性,实现从源头上为生态文明建设护航的重任。  相似文献   
6.
水资源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以色列、新加坡和日本等水资源贫乏的发达国家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例如,明确的法律规定、完善的政府管理体制、全面的节水意识和先进的水利技术等。本文在研究上述国家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水资源现状,对我国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时代》2010,(1):43-44
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和服务中心纠纷调解部部长侯佳儒: 传统观念认为,企业从事任何环境保护活动,都必然以其经济上的损失、利益损害为代价,因为企业为治理污染和实现清洁,就要增加自身的私人成本,从而导致其产品价格的提高和产业竞争力的下降,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对于企业是一种纯粹的负担,  相似文献   
8.
我国矿产资源法关于矿业权方面规定存在一定缺陷。我国企业有偿获得的矿业权只是矿产资源使用权而非所有权,导致我国矿产资源开采中浪费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把企业有偿获得的矿业权由使用权转变为所有权,能够极大调动企业保护矿产资源的积极性,有利于保证国家利益,有利于杜绝政府官员以权谋私等不正之风。  相似文献   
9.
论矿业权价格与矿业税费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新的《矿产资源法》从法律上规定了矿业权的有偿取得和依法流转制度 ,相关配套法规的出台与实施 ,为矿业权评估与矿业权的有序流转奠定了法律基础。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及学术界对矿业权评估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大量探讨 ,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对矿业权价格与矿产资源价值之间、矿业权价格与矿业税费之间的关系认识存在不同的观点 ,基于不同的理论观点提出不同的评估方法。由于没有统一正确的评估方法 ,难免使矿业权流转价格不合理 ,从而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或者使矿产资源勘查、矿业企业承担不合理的税费负担。因此 ,从理论上明晰矿业权价格与…  相似文献   
10.
《矿产资源法》修改后地勘经济发展的思路1.地勘单位必须依法勘查、依法办矿。《矿法》修改后明确规定:"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必须依法分别申请、经批准取得探矿权、采矿权,并办理登记"。以往省内有未依法申请并取得探矿权、采矿权而进行勘查或开采矿产资源的现象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