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1篇
运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With its focus on the regions of Tasmania and Far North Queensland, this exhibition (30 August – 20 September 2002) examines the objects and artworks collected today in the tradition of the Wunderkammer. It brings together artists and craft people who, in some way, have engaged with the tourist aesthetic and economy of souvenirs. Central to this project is a study of the representation of place culture and heritage through the agency of tourist art and souvenirs.  相似文献   
2.
回顾了城市住区容积率形成与控制的相关研究,总结了城市住区容积率确定的五种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前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立多学科框架、合理确定住区容积率数值和引入智能计算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汤黎明  王玉顺 《价值工程》2011,30(23):88-90
容积率是控规中主要的控制性指标,但当前我国规划管理落入了将低容积率与高居住品质完全对等的误区。对比西方国家,我国对于容积率的上限控制过于严格。而在现实的房地产市场中,不同需求层次的居民根据其所选物业类型,对容积率的高低需求也不尽相同,高容积率的住区也往往受到市场认可。在关于容积率控制的议题讨论中,应尊重不同居民的心理感受。根据笔者的调查研究与设计实践,适度提高容积率的做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交通容量约束下的土地利用规划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之间存在相互推动、相互制约的关系。文章从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着手,从交通容量限制的角度出发,对城市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相互适应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基于交通容量约束下的城市规划方法,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强化了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够有效反映交通容量对土地开发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剖析北京市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的空间结构形态,揭示其特征及影响因素,检验和丰富城市经济学的空间结构理论。研究方法:利用1993 — 2006年北京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数据,借助GIS分析工具,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研究结论:总体上北京市城市土利用强度空间结构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城市存在一定的一致性,呈现出符合级差地租理论的特征;但具体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远比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模型预测的结果复杂,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除市场力量以外,人口政策、容积率控制和交通格局的影响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张国俊  汤黎明 《价值工程》2011,30(14):80-82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土地所有权、开发权制度、城市规划体系等制度对比,尝试论证国外纯粹的开发权转移及容积率奖励在我国并不适用。我国应通过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与土地管理创新手段来达到国外开发权转移及容积率奖励所要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在住宅项目产品组合比例的配置过程中,忽略基础参数之于所研究项目之间匹配度的探究、对产品最优组合的准则设定不科学,是很多现行配比方法存在的弊端。本文提出最佳容积率参考值理论和测算方法,解决了基础参数与目标研究项目之间的适配度问题;以项目利润最大化作为产品最优组合准则,在此准则下,围绕基础参数构建线性规划模型,求解模型得到最优的产品组合比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