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33篇 |
免费 | 95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876篇 |
工业经济 | 60篇 |
计划管理 | 340篇 |
经济学 | 699篇 |
综合类 | 385篇 |
运输经济 | 24篇 |
旅游经济 | 63篇 |
贸易经济 | 333篇 |
农业经济 | 142篇 |
经济概况 | 41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54篇 |
2022年 | 44篇 |
2021年 | 79篇 |
2020年 | 138篇 |
2019年 | 101篇 |
2018年 | 60篇 |
2017年 | 105篇 |
2016年 | 76篇 |
2015年 | 80篇 |
2014年 | 158篇 |
2013年 | 196篇 |
2012年 | 217篇 |
2011年 | 287篇 |
2010年 | 241篇 |
2009年 | 171篇 |
2008年 | 282篇 |
2007年 | 302篇 |
2006年 | 209篇 |
2005年 | 141篇 |
2004年 | 113篇 |
2003年 | 74篇 |
2002年 | 51篇 |
2001年 | 34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是促进就业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必然要求,是考察一国或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化水平的重要指标。针对辽宁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出现的不协调性问题,利用1978-2007年相关数据,采用结构偏离度、就业吸纳弹性等实证分析方法,得出二元经济体制惯性、资本密集型主导、科技含量低等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穷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2)
本文构建的理论模型探讨了收入不平等、政策偏向与最优财政再分配之间的关系。模型显示:政策偏向是收入不平等与财政再分配恶性循环的决定因素。当政策偏向于穷人时,最优财政再分配系统的选择是提高税率,扩大对穷人的转移支付;当政策偏向于富人时,最优财政再分配系统的选择是降低税率,减少对穷人的转移支付。依据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1)中国收入不平等不断恶化,针对恶化的不平等而采取的财政再分配政策效果差,没能扭转不平等恶化趋势,政策偏向严重。(2)税收再分配政策偏向富人,使富人税负相对轻于穷人,居民收入不平等加剧;偏向于穷人的转移支付多为消费券(物),导致越扶越贫。为此,需要从调整所得税和转移支付政策等方面采取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增值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现行增值税在实践中存在问题产生的不利于创造公平税收环境、不能体现宏观经济政策、造成税源流失的负面效应进行分析。进而进一步明确了完善现行增值税票要解决的认识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增值税的总体设想和具体措施, 即由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过渡、分阶段扩大增值税范围、减少增值税税收优惠、建立健全增值税征管制度。 相似文献
4.
企业知识联盟成功率不高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收益分享的困境问题,但很少有学者对此进行深入探讨.笔者运用博弈论,综合考虑了影响企业知识联盟收益分享的相关因素,分析了收益分享的“囚徒困境”,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包括求出了能达到联盟收益分享帕累托最优的收益分享系数与贴现因子、慎重选择联盟伙伴等. 相似文献
5.
税收政策是各国政府普遍采用的引导企业慈善捐赠的主要工具之一。基于2007年度我国A股上市公司慈善捐赠相关数据,采用双对数回归模型,对企业慈善捐赠的税收政策激励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税收是影响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企业慈善捐赠支出与企业所得税税率显著正相关;企业慈善捐赠行为受利润水平制约,企业慈善捐赠支出与企业净利润显著正相关。因此,要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引导作用,保护企业慈善捐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7.
人口流动性、公共收入与支出--户籍制度变迁动因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分析了人口流动性的内生决定 ,以此解释中国户籍管理政策变迁的动因。文章表明 ,分权框架下的区际竞争将推动政府降低人口流动成本。一般而言 ,集权 ①框架下的最优流动性水平普遍低于分权框架下的流动性水平。与我国近 2 0年来户籍政策变化相一致的是 ,跨区劳动力配置需求的上升增加了户籍管制的效率损失成本 ,将推动人口流动成本下降。我们认为 ,除了协调地方公共品供给外部性、限制地区间税收竞争以最大化税收收入这两个基本原因之外 ,我国户籍管制的另一个特殊原因是便于执行地区差别政策。而设置流动成本的效率性取决于政府目标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一致性程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总结1994-2010年中国税收收入增长的基本特征,从经济税源基础、财税体制制度、税收征管机制三个方面剖析了中国税收持续快速增长的基本原因;文章进而分析"十二五"时期中国税收可持续增长面临的主要挑战:经济税源增长趋缓、税制建设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财政体制和管理制度改革相对滞后以及征收管理能力的瓶颈制约等;最后提出建议:实行有减有增、总体减负的结构性税制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变,以壮大税收可持续增长必须的税源基础;推进税费改革、统一规范政府预算、深化分税制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以巩固税收可持续增长的财税体制;推进全社会依法治税、实施政府综合治税、提升税收征管能力,以强化税收可持续增长的征管机制等。 相似文献
9.
基于发展权与功能损失的农村宅基地流转增值收益分配研究——以义乌市“集地券”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从宅基地流转功能损失角度构建增值收益分配模型,探寻基于土地发展权的宅基地流转增值收益分配方法。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模型测算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义乌市制定的\"集地券\"流转模式的实质是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土地发展权空间转移,通过\"集地券\"形式获得的宅基地增值收益约为1152元/m2;宅基地流转过程中,政府应补偿宅基地居住保障、社会保障以及文化服务功能价值损失,约为234元/m2;基于发展权和功能损失角度,义乌市政府、村集体和农民分享宅基地流转增值收益的比例为40∶11∶49。研究结论:建立在基准地价基础上对宅基地的土地发展权价值进行分配,并结合宅基地功能损失补偿农民体现公平原则,也接近地方政策规定及实际分配比例,符合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参照国际惯例的基础上,对在新企业所得税法中明确企业各项所得的来源地标准、境外经济组织的税收身份、境外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境外所得已纳税款的抵免等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