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1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201篇
工业经济   187篇
计划管理   1193篇
经济学   285篇
综合类   209篇
运输经济   91篇
旅游经济   21篇
贸易经济   368篇
农业经济   238篇
经济概况   301篇
  2025年   19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82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This paper presents a model of group formation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individuals prefer to associate with people similar to them. It is shown that, in general, if the number of groups that can be formed is bounded, then a stable partition of the society into groups may not exist. (A partition is defined as stable if none of the individuals would prefer be in a different group than the one he is in.) However, if individuals' characteristics are one-dimensional, then a stable partition always exists. We give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stable partitions to be segregating (in the sense that, for example, low-characteristic individuals are in one group and high-characteristic ones are in another) and Pareto efficient. In addition, we propose a dynamic model of individual myopic behavior describing the evolution of group formation to an eventual stable, segregating, and Pareto efficient parti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Classification Numbers: C72, H41.  相似文献   
2.
3.
社会转型带来的一项艰巨工作就是解决人们的不良社会心理问题.如何从理论上探索优化社会心理的方法.这是当前构建和谐辽宁急需解决的理论问题.通过对辽宁地区不良社会心理的特点、不良社会心理的形成原因与机制的解析,提出优化社会心理要发挥舆论导向、营造社会公正公平环境、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建立有效心理疏导机制、不断提高科学思维能力等心理疏导路径.  相似文献   
4.
朱富强 《财经研究》2012,(4):16-25,133
新古典主义主要基于力量博弈解释制度变迁,但实际上促进制度变迁的因素有三类:一是社会力量结构的自发变动,二是社会力量结构的自觉变动,三是对制度本质的社会认知提高。其中,后两者都与认知有关,认知在非正式制度转化为正式制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新古典主义主要基于效率原则设计社会制度,但实际上制度优化有两大原则:正义原则和效率原则。其中,正义原则是根本性的,制度的设立和完善必须体现不断深化的社会正义和应得权利。  相似文献   
5.
主要是结合排队论和时空消耗理论,对成品仓功能区建设规模的确定方法进行研究。通过计算货物需求的时空资源,并考虑到货物在各功能区流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排队现象,建立平衡的数学模型。另外,还考虑到其他辅助生产区(办公区、通道面积、预留区等)的量化计算,建立成品仓总面积数学模型。最后,以A电子制造企业为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陕西省乡村人居环境综合水平及其空间分布和区域关联性,为乡村人居环境的区域协同优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文章通过构建陕西省乡村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加权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同时结合ArcGIS软件和空间关联测度模型综合分析其空间格局及区域空间相关性。[结果](1) 2010—2020年陕西省农村人居环境综综合指数呈逐年递增的态势;按照变化趋势可以分为2010—2013年缓慢发展期、2013—2018年快速增长期、2018—2020年稳定增长期3个发展阶段;各年份不同子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的差异表现为“先扩大后缩小”。(2)区域层面来看,陕西省乡村人居环境综合指数以陕北平均值最低为0.469,陕南和关中较接近,分别为0.542和0.534;相对于陕北和陕南,关中各区域人居环境水平发展极不平衡,区域差异最显著;地级市中,西安市综合评价指数最高,安康市和汉中市次之,渭南市和延安市最低。(3)乡村人居环境体系各子系统在区域之间差距较大,不同区域各具优劣势。陕西省乡村人居环境水平指数存在空间聚类现象,表现为明显的高值集聚和空间自相关性,各地区子系统人居环境水平差距较大,热点和冷...  相似文献   
7.
针对联合侦察筹划中任务规划阶段机动侦察平台阵位与路线确定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稀疏A星(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Sparse A-star,PSO-SAS)算法的规划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侦察装备机动性能以及敌火力威胁、地形等因素,在侦察阵位规划上,建立了阵位综合评估模型,并利用粒子群算法进行阵位寻优;在路线规划上,采用稀疏A*算法进行航迹规划,通过将机动性能、安全距离、路程等约束引入搜索过程,缩短最优路线的计算时间。仿真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生成的侦察阵位和路线能够满足侦察任务要求。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的热点话题,和谐社会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即“橄榄形”)。当前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存在贫富差距程度濒临社会稳定的警戒线,阶层成员缺乏阶层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及经济、政治、社会地位不一致的隐患。构建公平、效率“双赢”格局;加速社会流动,扩大社会中间层;完善利益表达机制,合理分配政治资源是社会阶层结构优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分析河南省耕地利用多功能空间分布特征、多功能权衡关系区域差异,提出分区优化管控措施。研究方法:耦合协调度方法、权衡强度方法。研究结果:(1)河南省各县(区)耕地利用多功能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中原城市群生产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优势明显,黄淮平原生产—生态功能强;(2)多功能协调度、权衡强度空间差异明显,中原城市群和豫北地区协调程度高、权衡强度低;(3)全省可耕地划分为多功能高协调区、多功能低协调区、单功能主导区、生产—生态协调区、生产—社会保障协调区、生态—社会保障协调区6大区域。研究结论:研究结果与河南省区域发展战略定位相符,揭示河南省耕地利用多功能分布和权衡关系,划分不同类型区并提出优化建议,为河南省农业空间管控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赵国明  张重 《价值工程》2012,31(23):22-24
为解决集约化养殖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和农村一次能源短缺的问题,设计开发一种混流、折流、推流相结合的湿法沼气发酵系统,通过对系统的运行试验,对该沼气发酵的工艺流程进行适当的调整,并对该工艺条件下的系统运行参数进行实验研究,优化各操作参数以提高该工艺的整体运行效果,实现沼气发酵系统的节能、低耗、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