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25篇
经济学   2篇
运输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速动车组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牵引变流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动车组传动系统中,单相脉冲整流器工作时,会在中间直流环节产生2倍于电网频率的脉动分量,该脉动分量传递到逆变器输出侧会在电机上产生拍频现象,引起转矩脉动和电机过热。  相似文献   
2.
谢昆岭 《价值工程》2011,30(25):296-296
本文主要探讨了椎间盘病学特征、病理特征、临床分型、临床症状与表现、非手术及治疗以及康复治疗的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陈芳  张东升 《价值工程》2011,30(33):33-34
本文阐述了设计线圈安匝平衡、计算电动力对变压器可靠性及对运行中损坏的变压器进行核算,并对牵引变进行绕组轴向稳定性校核进行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时电气化铁路牵引站的实际情况,结合铁路牵引站接入系统的发展趋势,详细讨论了铁路牵引站接入系统通信方案的组织与比较,所推选方案满足牵引站至电网侧调度中心的通信传输要求,为进一步实现牵引站的无人值守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There is an intrinsic traction force in the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which has various manifestations. It is from nonlinear interaction that occurs among the essential elements of technology and among the relevant technology. It is not the only decisive factor but to interweave with other tens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6.
李冰毅 《价值工程》2011,30(24):30-32
为了提高交流传动机车的调速性能,在机车的牵引变流器中采用脉冲矢量控制。文章以HXD3型电力机车为例,介绍了矢量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使用方波脉冲矢量控制技术的机车牵引变流器的系统结构、及输出电压、脉冲方式和配置。研究表明脉冲矢量控制技术使机车能精确快速的控制牵引电机的转矩和转速,具有良好的调速性能,能最大程度发挥机车牵引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民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欺骗中存在的欺骗信号伪码相位同步问题,通过欺骗建模分析得到了主要误差来源于探测系统定位精度。基于传统单路滑动牵引入锁技术,理论分析了功率损失主要来源于载波偏差。针对工程应用中欺骗信号构造时初始码相位超前滞后的不确定带来的欺骗起效时间二值性,提出基于码片误差滞后扩展处理的改进技术,并利用多路并发滑动优化单路滑动时间过长问题。通过软件接收机、商用接收机实验验证了改进的滑动入锁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欺骗起效时间短、欺骗更可靠的特点。该研究成果可为民用GPS欺骗技术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来讲,在运行的过程中,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是使用最为主要的部件之一。在该系统应用的过程中,接触网残压问题是较为严重的问题,也是当前所出现问题当中比较普遍的一种。对于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来讲,当出现接触网残压问题时,可能会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同时也会使检修施工和接触网送电保护闭锁等相关工作受到影响,严重拖慢工作进度。因此,论文通过测试、仿真分析和模拟验证等方法,对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接触网残压问题进行了研究与论述。  相似文献   
9.
永磁同步曳引机在电梯检验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阳  张明鹤 《价值工程》2010,29(10):144-145
本文从机械特性和电器特性两个方面对无齿永磁同步曳引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与此相关的检验内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张俊峰  仲宇  孔淑珍 《价值工程》2010,29(29):255-255
游泳运动员水中专项力量训练,是当今世界泳坛探索的一个课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法等研究方法,结合运动训练的实践经验对游泳水中专项力量训练理论、手段与方法进行探讨与分析。认为游泳水中牵拉和牵引训练能够发展运动员不同性质的肌肉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