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982篇
  免费   1085篇
  国内免费   324篇
财政金融   21888篇
工业经济   6887篇
计划管理   30241篇
经济学   20021篇
综合类   8703篇
运输经济   1603篇
旅游经济   385篇
贸易经济   30175篇
农业经济   9914篇
经济概况   31040篇
信息产业经济   690篇
邮电经济   844篇
  2024年   924篇
  2023年   3307篇
  2022年   2339篇
  2021年   2210篇
  2020年   2335篇
  2019年   3347篇
  2018年   1296篇
  2017年   2479篇
  2016年   2693篇
  2015年   2824篇
  2014年   7970篇
  2013年   6304篇
  2012年   8346篇
  2011年   13108篇
  2010年   10702篇
  2009年   10602篇
  2008年   11220篇
  2007年   10999篇
  2006年   13454篇
  2005年   11929篇
  2004年   8895篇
  2003年   9794篇
  2002年   5456篇
  2001年   5074篇
  2000年   2423篇
  1999年   557篇
  1998年   335篇
  1997年   252篇
  1996年   209篇
  1995年   194篇
  1994年   146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48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00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绿色发展是推进京津冀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文章基于2006—2019年京津冀城市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实证分析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在正、负外部效应双重作用下,产业协同集聚对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倒U”型影响,同时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该影响效应存在产业异质性,制造业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更强的作用效果以及更高的拐点值,且产业协同集聚能够通过绿色技术效率及绿色技术进步“双引擎”作用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果可为如何依托产业协同集聚促进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岳佳彬  胥文帅 《财经研究》2021,47(9):123-138
市场竞争在企业参与外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创新激励作用吗?从这个问题出发,文章以中国上市公司参与精准扶贫为研究背景,从宏观治理与微观治理两个层面,政府与市场两个视角,投入与产出两个维度出发,考察参与扶贫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使用2016-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先从投入维度实证验证了企业参与治理会在一定程度产生"创新投入挤占效应",即上市公司参与扶贫治理与其创新投入强度显著负相关.然而,更高市场竞争程度能显著降低"挤占效应",有效发挥创新作为根本动力的激励作用;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区分信贷资源和政商关系的异质性,这种"挤占效应"在信贷资源可得性较差、政商关系水平更低的参与企业中更加显著.机制研究表明,这种"挤占效应"通过政策性负担的增加、管理层业绩压力的降低而显著提升.最后,经济后果分析发现,企业参与贫困治理虽然挤占了其创新投入,却提升了创新产出,企业创新产出的数量与质量都得到了改善,参与治理为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带来了益处.本文的研究有利于加深对企业主体创新行为的理解,为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供了新思考,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叶成斐 《进展》2021,(2):68-69
深度学习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古诗教学是语文阅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向深度学习的古诗教学开展尤为迫切,要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应具备四个意识即关联意识,转化意识,横纵意识和聚焦意识。  相似文献   
4.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搭建了合作之桥、友谊之路,也给中国钢铁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钢铁需求利好中国钢铁企业开拓北非、中亚、东欧等地区市场,消化过剩产能;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在文化、教育、金融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也对中国钢铁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共建带来了巨大挑战。基于此,建议中国钢铁企业应在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共建过程中培养本土化意识、完善管理机制、强化产品质量、加强企业合作、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2014-2018年A股化工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环境规制、代理成本和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具有降低代理成本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能够对公司绩效产生积极影响.进一步地,将总样本按照地区进行划分,发现环境规制对代理成本的降低程度在东、中、西部地区无明显差异,但对公司绩效的提升作用存在地区性差异.具体来说,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会降低公司绩效,代理成本能削弱该降低作用;市场激励型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会提升公司绩效,代理成本能强化该提升作用,以上结论在分地区样本中仍然成立,并且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东部地区公司绩效的提升作用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21,(1)
当前正处于新一轮的现代化建设时代,进一步提升党建质量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息息相关。面对国家发展发展的全新战略和新风险,要全面提升党建质量,提高长期执政能力和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实现全面从严治党、有关制度体系、政治建设、党内民主、党政关系、活力维度和组织方式等方面展开全系的创新。检验党建质量,应基于党建目标、体现政治强大和达成历史使命为标识。"十四五"虽说是以往五年的延续,具有常规性,但又面临新时代、新阶段、新矛盾、新问题、新机遇、新挑战,新目标、新任务等一系列新情况。环太湖地区,就国内而言已实现高速发展,如何实现党建高质量发展,成为影响地区经济、社会、民生有效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制定"十四五"时期推动环太湖地区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8.
本文基于2008—2018年非枢纽城市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高铁开通对非枢纽城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提高了非枢纽城市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了其高质量发展.分组回归结果显示,高铁开通对非枢纽城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中部地区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民营企业以及二线和三线非枢纽城市企业,而对东部和西部地区企业以及国有企业的影响不显著,对资源密集型企业以及一线非枢纽城市企业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本文从微观企业层面拓展了高铁建设的经济后果研究,丰富了非枢纽城市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的文献,对高铁建设的规划布局及其经济分布效应分析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企业开发投资的增长速度已经出现明显下滑趋势,而"营改增"在房地产企业中全面推行极大的改善了房产行业的经营环境,有效地降低了房地产企业的税务负担,"营改增"的全面实施给房地产的税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如何正确应对"营改增"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