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4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本文提出了一套关于一党制下的政权巩固理论,并试图利用该理论来解释一党制国家政权寿命长短不一的原因。文章作者认为,在政党建设过程中,政治精英们思忖如何建立强有力的政治支柱时,不得不考虑的两个因素就是反对派势力的强弱和寻租的难易程度。如果反对派势力越弱小,且寻租越容易,那么政权建设的成本就越低,但同时这又将不利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政党联盟或政党组织,并最终导致一党制政权脆弱而不堪一击,一遇危机就陷入分崩离析的境地。相反,如果执政精英起初就面临强大的反对势力并且寻租的可能性很小,那么他们就会给潜在的盟友提供话语权和决策权,从而推动政党建设。事实也证明诸如此类的执政党在危机来临的时候有更强的柔韧性和生命力。为了证实该理论,作者以几内亚比绍和坦桑尼亚,印尼和菲律宾这两对国家为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末,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了重大的挫折,而中国共产党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由政党制度的比较可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3.
中国市场经济对经济理论的挑战涉及到四个方面:资产的私有与公有,西方法律体制与东方不正规的法律体制,个人主义与集体利益以及多党制与一党专政的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4.
肖妍 《魅力中国》2008,(2):141-141
民国初年中国曾经出现过党派林立的局面,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等为建立多党制曾作过艰苦的努力,但结果以失败而告终。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抗战的力量就受到削弱,战局迁延日坏,国民党不放弃专制统治,抗战胜利后中国就无法实现和平民主建国,重新爆发了内战。因此,一党制在中国流产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5.
文首先总结了1989—1991年间东欧一党制崩溃以来共产党的后继党的三种发展模式,接着回顾了1970年代中期威胁国家社会主义秩序和一党制生存的两大挑战,即社会多元化与经济现代化。作者从使社会及其发展目标达成共识的角度论证了一党制的合法性,进而提出了应对社会多元化的三类反应模式,并据此总结了几点教训。  相似文献   
6.
洪巍城 《致富时代》2015,(3):165-166
腐败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安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这种联系的高度相关性,很多学者将腐败与一党制、公有制指责为必然联系。该文通过对三者关系的进行了分析与论证,认为腐败并非与一党制和公有制是必然的联系,而是与是否存在公开、有效的监督存在重大联系,一党制与公有制社会也可以形成有效的监督,从而消除腐败土壤。  相似文献   
7.
黄亚生 《创业家》2010,(8):102-102
靠个人消费、个人收入来促进经济增长,从长久来讲,更有持续性,国家的经济增长更有可持续性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有这么两个国家,国家A和国家B。1990年的时候国家A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317美元,国家B是491美元。?2006年以后,国家A和国家B基本上达到同样的水平。这个统计都抛开了通货膨胀,也就是说,国家A的发展速度要比国家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6月25日,皮特·鲍泰利(Pieter Bottlier)和他的太太格瑞丝Grace)邀请了他们的朋友阿兰·皮萨(Alan Piazza)和夫人詹尼丝(Janis)参加一次晚宴,并共同接受了赵忆宁的采访。鲍泰利曾任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1999年以来,鲍泰利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SAIS)担任高级兼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