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13篇
经济学   10篇
综合类   8篇
贸易经济   9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32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2014年4月11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音乐系在音乐楼多媒体教室举办了周霞师生二胡音乐会。系班子全体成员、部分师生及校内外嘉宾共同欣赏了本场音乐会的精彩表演。  相似文献   
3.
荆改勤 《魅力中国》2010,(25):342-342
在当今,二胡艺术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正因如此,它备受世人关注、喜爱,而且也受到世界其他国家人们的青睐,这些成就都是与以下几点密不可分的:二胡艺术孕育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摇篮中,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表现中国传统音乐之神韵;音色柔美淳厚,表现力丰富,能雅能俗,能文能武;演奏技巧变化多端,使作品更加丰富生动;改革与创新的精神使二胡艺术走在各民族器乐发展之前列,这也得益于历代演奏家对二胡艺术孜孜不倦的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二胡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的拉弦乐器之一。在一代又一代艺术家的不懈努力和追求下,二胡表演艺术日趋成熟,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它的表演艺术要求形神兼备、虚实相济、气韵相通,这一点与我国传统音乐的美学原则、审美标准的完美结合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5.
补缀江南     
范咏燕 《江南论坛》2007,(10):60-6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杜牧《清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牧《江南春》)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约客》). "舶棹风云起,旱魃深欢喜." (汉·崔实在《农家谚》). 一,梅雨季节的午后,二胡独奏《二泉映月》在身前背后流淌.临窗,一枰黑白棋子,一只手感温润的紫砂壶,茶浓厚的植物气息意灌注其中.空着对弈的藤椅.  相似文献   
6.
二胡作为民族拉弦乐器的代表,演奏技巧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乐器本身还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而很多因素都可以改变乐器的音色.为了满足演奏者对各种不同演奏风格作品的需要,可以利用这些因素,将乐器调节成多种目标音色.  相似文献   
7.
二胡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的拉弦乐器之一.在一代又一代艺术家的不懈努力和追求下,二胡表演艺术日趋成熟,每个民族的音乐,都有着自身独特的、民族性的音乐语言,这些音乐语言无不体现了其本民族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语言、审美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特征.而中国二胡音乐作品作为我国民族器乐曲的重要代表,其中的特色音乐语言,也是我国本民族长期的农业社会下松散的生产生活方式、独特的汉语言、"以和为美"的审美观以及"中庸之道"的思维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的产物,本文重点研究从二胡演奏的节奏、节拍中所体现的民族性特征.其目的在于强调,"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个民族音乐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民族器乐二胡,是中华民族献给音乐世界的一份宝贵礼物,二胡艺术走向世界的前提,必须建立在对自身传统的良好学习与继承的基础上,保持住中国民族音乐所独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朱春光 《商》2013,(15):267-267
“德艺双馨”向来为评价艺术家的崇高标准。“德艺双馨”虽然并无具体标准可资参阅,但艺术家一生的艺术实践、立身处世无不向世人昭示其德、其艺。中央音乐学院张韶先生可谓“德艺双馨”。“德艺双馨”也正是他一生的艺术实践、立身处世的最好总结。本节即以张韶先生的立身处世作为依据,论述张韶先生“厚德载物”。  相似文献   
10.
伍天 《大众商务》2004,(8):34-34
1976年5月,郑黎洪出生于江苏溧阳的一个普通农家。象无数农民的子女一样的,他期望通过认真读书跳出农门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并且能给终年辛劳的父母一个好的回报。然而由于家境窘迫,他不幸患上严重的缺铁性贫血而无钱医治,抱着无限的遗憾,他初中没有毕业就辍学回家了。郑黎洪不愿意自己像废人一样在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