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4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23篇
经济学   9篇
综合类   4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5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2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月中旬,“2005财富全球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是该论坛的第九次年会,也是继1999年在上海、2001年在香港之后,第三次在中国举行,充分显示世界对中国在全球经济增长中发挥了“引擎”作用的肯定和关注。  相似文献   
2.
读史笔记     
申屠泳铨 《浙商》2008,(12):83-83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平时很爱看历史剧,在我看来,当今商业社会,商场如战场,东方丰富的历史经验,能为企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借鉴材料。  相似文献   
3.
【美国《华尔街日报》5月5日】金融系统最痛苦的时刻或许已经过去,但美国经济的麻烦或许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4.
本文追溯了政府购买制度在我国古代的萌芽和发展,并以大规模政府购买较为集中的宋代为典型,详细分析了宋代政府购买凸显的特征,以史为鉴,对当今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提出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集体执政之初就集中精力解决当今中国存在的难点问题,首先重点整治当前存在的违纪违法腐败奢靡的问题。我国历史上的廉政文化资料广泛素材丰富,尤其是明朝的素材较有特点,发人深省值得借鉴。读明史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其中关于反腐肃纪的内容资料,对于当前反腐倡廉工作具有前瞻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究天人之际,察古今之变,明存亡之道,晓兴衰之理。中国五千年历史给予了我们不竭的管理思想宝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历史的角度,以对中华古代文化的剖析,为企业家提供产业决策、制度决策、人才决策从价值观、思维方式、心态、方法层面的思想智慧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之前说过宋朝尝试商业化社会的实践,今天的中国同样面临如何实现现代化,建立一个真正现代化的商业国家的问题。如何以史为鉴,最终实现数目字管理,也就是说,完全按照商业的原则来管理国家?毫无疑问,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商业社会得到了相当的发展,物资、资金、  相似文献   
8.
粮食的历史十分悠久,粮食的哲学非常深刻,粮食的文化特别深厚,粮食的事业最为光彩,粮食的话题最永恒,做粮食工作的人就要知粮食、懂粮食、爱粮食、惜粮食。1粮食的历史———以"史"为鉴粮食的历史,是一部悠久而厚重的史书。以史为鉴,就是要认识粮食的历史。只有懂得历史、熟悉历史,才能尊重历史、超越历史。粮食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是  相似文献   
9.
梁斌 《中国石化》2013,(6):91-92
国有企业在开展反腐倡廉工作中,应重视廉洁文化的建设,旗帜鲜明地弘扬主旋律,大张旗鼓地明确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才能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有效动员群众参与进来,切实搞好党风廉政建设。"重典治乱"治标不治本古人云,"重典治乱世,猛药治沉疴"。有人说违法违纪现象之所以层出不穷,屡禁不止,是因为惩治的力度不够。以史为鉴,  相似文献   
10.
以史为鉴;增强反腐败斗争决心;重聚人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