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2篇
财政金融   163篇
工业经济   64篇
计划管理   330篇
经济学   699篇
综合类   334篇
运输经济   8篇
旅游经济   19篇
贸易经济   364篇
农业经济   67篇
经济概况   387篇
邮电经济   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经济师》2015,(9)
文章从公共政策的基本问题入手,进而讨论社会主义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问题,并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论进一步分析社会主义公共政策在解决剩余价值问题上的基本理论经验,从而提出社会主义公共政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强调社会主义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是实现以民生问题为核心的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3.
由于目前对证据客观性的定义及认识论上主客观一致标准等问题缺乏诉讼空间下的系统说明,导致学界对证据自然属性的有无产生若干质疑。文章试图从本质论、认识论及相关司法技术的角度对证据客观性悖论作维护性的解释,从而实现立法规定与司法操作的和谐统一,并最终获得对证据客观性法律意义上的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学范式思考:两个层次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富强 《财经研究》2008,34(5):4-15
自改革开放始,实践问题逐渐促发了传统政治经济学的范式危机,并出现了占主流地位的“修补”改革观;20世纪90年代以后,现实意识开始上升到了理论意识层面,主张全面采用现代西方经济学范式的“替代”改革观逐渐占了主流,但进入21世纪后,这一观点又开始受到质疑。文章认为,构建中国经济学范式需要面l临两个层次的契合:一是把探究事物本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实证事物现状的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契合起来,这主要涉及到探究当前经济学界两大分支的互补性和差异性问题;二是把西方学术界的经济理论与中国人的行为机理、社会文化契舍起来,这涉及到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的本土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方式范式转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自然资源价值评估机制和制度安排的优化机制两方面阐述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动力机制,认为应该通过完善制度体系、建立技术支撑体系以及提高公众参与循环经济意识,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价值理论述评与研究的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概述了已有的各种价值论的基础上,重点指出了当前在劳动价值理论问题上争议的原因和焦点,并就目前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研究的必要性及研究重点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对近年来《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的统计分析 ,考察了近年来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的多元发展趋势。在对此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本文又考察了中国国际关系学术共同体的形成以及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特别是理论研究中的“范式变迁”问题。从这些考察及其在这种发展、变迁过程中可以看出国际关系期刊从中起了较大的作用 ,因而进一步思考国际关系期刊在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特别是理论研究中的作用是极为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市场经济这一本质的特征,对我们在计划经济时期所形成……  相似文献   
9.
论组织理论范式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组织理论范式的转换,开始了关于组织的话语、组织的建构与批判,以及组织范式自身变革的对话.更重要的是,组织理论范式的转换,显示了组织发展的新话语、新思维,加快了组织理论新范式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人才,实际上是一种价值评价。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是评价人才的重要依据,从人的价值关系来看,人才个体价值只有与企业价值相适应,其人才地位作用才能得到合理认同。从劳动价值论来分析,企业人才评价应是基于劳动创造能力、能够为企业创造业绩的发展性评价,这有赖于建立一个社会性、复合型的企业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