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2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翟乐 《魅力中国》2014,(24):233-233
蒲鲁东论述的进化概念是在绝对观念的神秘怀抱中发生的进化。如果揭去这种神秘辞句的帷幕,那就可以看到,蒲鲁东先生给我们提供的是经济范畴在他的头脑中的排列次序。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力图全面展现普鲁东的唯心史观的论述,加深人们对唯物史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肖臣然 《发展》2006,(8):17-19
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如何,事关党的性质和宗旨,也是检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尺度."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党在新世纪的正确的群众观,是发展了的群众路线.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权为谁用?情为谁系?利为谁谋?这是判断一个执政党进步还是落后的根本标志,是衡量一个共产党员党性强弱的根本标尺.共产党人只能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观,并且要把这个正确的群众观具体落实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3.
胡翠花 《华商》2008,(7):99-100
《德意志意识形态》不仅是一部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宏伟巨著,又是一部批判费尔巴哈、青年黑格尔派和"真正社会主义者"的论战性著作。它在对唯物主义的阐述中贯穿着对唯心史观的批判,同时在反面观点的批判中也正面发挥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4.
1845年,马克思写了两部论著《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著成,标志着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确立。而其中,马克思集中的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由于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最突出的反映在他的唯心主义宗教观中,所以,马克思从批判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宗教观开始。  相似文献   
5.
一、牢固树立紧紧依靠职工办企业的观点职工是兴企之本,是办企之根,是办好企业的根本保证和永不枯竭的泉源。企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靠职工创造的,从产品的设计、零部件的制造、整机的安装以及企业的凝聚力、文化力等都是靠全体职工的积极共同努力来完成的。对待职工群众的态度是一个根本的态度和立场问题,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因而,作为企业的管理者,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和人本主义的出发点都是“人”,但二者对“人”的理解不同。前者从现实的、具体的人出发,后者从抽象的人出发.两者在历史观上也有着根本的不同。比较这两种历史观的差异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陶莹 《时代经贸》2014,(4):247-248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中国共产党正是依靠这个法宝,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性胜利。高等学校在办学定位、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招生就业等方面,只有坚定不移的走群众路线,才能办国家满意、社会满意、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