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12篇
计划管理   23篇
经济学   19篇
综合类   8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2篇
农业经济   50篇
经济概况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西盆地是一个多煤层、多煤种的中、新生代聚煤盆地,丰富的煤炭资源为煤成气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不但生产矿井具有明显的矿井瓦斯显示,而且在以往的地质勘探过程中曾发现过喷气钻孔,经研究这是煤成气的直接显示。本文主要应用煤岩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分析各种煤岩组分的生烃能力以及鸡西盆地的显微组分分析,并结合其它方面的研究,来阐述鸡西盆地的煤成气前景。  相似文献   
2.
3.
无土栽培基质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选取来源丰富且价格便宜的棉籽壳,锯末屑和有机肥,经过生物发酵处理,配制成3个不同的无土栽培基质,通过生产试验,从中筛选出符合无公害蔬菜栽培要求,生产成本低,栽培效果好的有机生态型基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水稻利用水稻育苗基质的可行性,本试验以松粳4号为供试品种,研究生物水稻育苗基质对水稻苗床温度、秧苗素质、物候期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生物育苗基质育苗在抵抗苗期低温,提高苗床温度上有明显的效果,从而提高了秧苗素质,为水稻插后生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提高苗床温度3.4℃,促进水稻提早成熟2天,增加产量4.9%,农民净增收益1257.5元/hm2。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通过对沥青路面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性的实验对比,研究了掺入抗车辙剂的基质沥青混合料与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变化的差异,得出抗车辙剂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石斛属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常用的名贵中药材,以茎入药,其味甘、淡,其性微寒、益胃生津、养阴清热,开发前景广阔。一、选地整地选择海拔1200米~2000米,年平均气温12~16℃,冬季最低气温0℃以上,光照充足、通风条件好、早朝阳或南北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9种蔬菜为样品基质,采用QuEChERS法处理,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目标农药,旨在计算目标农药在不同蔬菜中的基质效应。结果表明,供试的47种农药在9种蔬菜基质中主要表现为基质增强效应,且中等强度和强基质效应占比高,而基质效应对蔬菜中农药的准确定量影响较大,且多种农药同时测定时表现的基质效应情况较为复杂。因此,应尽可能采用基质配制标准曲线定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对环境变化的关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生态的重要性,本文从景观规划的角度来试着诠释景观生态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农家致富顾问》2010,(7):36-36
一、提早开花的措施 要使睡莲提前开花,新分的根茎栽种到花盆中,定植时间不宜迟于要求开花之日前的50天,栽培基质需保持10-20cm高的水层。肥料供应必须保证充足,除在定植时可以施用适量基肥外,生长旺盛阶段最好每隔10天在栽培基质中插入做成棒状的有机肥料作为追肥。  相似文献   
10.
1、背景技术土豆,又名马铃薯、洋芋、山药蛋,是世界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仅次于稻、麦和玉米。在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近年约4500万亩,居世界第一位。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一般新鲜薯中所含成分:淀粉9%~20%,蛋白质1.5%~2.3%,脂肪0.1%~1.1%,粗纤维0.6%~0.8%。100g土豆中所含的营养成分:热量66~113J,钙11~60mg,磷15~68mg,铁0.4~4.8mg,硫胺素0.03~0.07mg,核黄素0.03~0.11mg,尼克酸0.4~1.1mg。除此而外,土豆块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