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35篇
计划管理   16篇
经济学   50篇
综合类   16篇
贸易经济   17篇
农业经济   64篇
经济概况   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欧洲工业革命发生以前.世界各国和各个地区普遍存在着一种“低投入——低产出”的维生型小农经济.这既是一种古老的历史现象.也是一种广泛的国际现象。马克思指出:“这种小农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即人口的最大多数生活在农村,占统治地位的,不是社会劳动,而是孤立劳动:在这种情况下,财富和再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生产函数与农史研究——评彭、黄大辩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最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史研究中最轰动的大事就是美国加州大学的彭慕兰教授与黄宗智教授有关《大分流》一书的论争。①。细读双方争论的文章内容,可以发现,双方是历史学者,在讨论经济史时,对生产函数的概念与含苞欲放义并没有正确的理解。如果能够廓清一下,争论双方的逻辑可以变得更周严,双方之间的争论也许可以缓解一些。在此我只提三点,加以简述: (1)生产函数中边际产量下降的经济含义; (2)劳动生产力增加的泉源; (3 )边际产量之分析对中国小农的适用性。一 边际产量下降的含义黄宗智每次提到“内卷化”,总是写明定义是“劳动边际报酬…  相似文献   
3.
凌鹏 《开放时代》2006,(5):141-147
对于同样的一种行为——妇女参加手工业劳动,在《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一书中不被判断为内卷化的表现,而在《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一书中则被判断为主要的内卷化表现之一,这不能不说是“内卷化”概念的混乱。  相似文献   
4.
代表封建地主利益的保守派的小农生产力思想,与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改良派的大机器生产力思想,构成了近代中国两大生产力思想冲突的基本格局。以梁启超为首的改良派的生产力思想,虽然不免夹杂着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的腐朽性,但基本上还是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庸俗的生产三要素论。由于这种理论并不符合中国社会变革的理论需要,从而最终难免被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传入所淘汰。  相似文献   
5.
国家财政每年支持“三农”的资金.有相当一部分是按项目以多种形式分别投入的.其中有30-40%的项目.落在同一个县内的有关部门。例如.安徽省平均每个县区每年财政安排各类支农项目近20个左右,涉及的骨干项目有农业综合开发、扶贫、以工代赈三类.中型项目有小农水、农业生态家园、阳光工程(农民技能培训)、农业产监化、农业科技示范、  相似文献   
6.
本文详细解读了恩格斯的《法德农民问题》,讨论了近代中国农民合作社的实践,联系当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家庭农场的提出,指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8.
9.
“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在政策层面有两个核心,一是政府主导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产业链建设,作为农户增收的基础;二是创新性地提出了“户户增收”和“均衡增收”的目标,以实现经济发展的民生导向.与之相应的,政府助推增收工程的实践既有宏观层面的“招商引资”、“产业规划”,也表现为微观层面的“户为基础”、“入户帮扶”.值得注意的是,后者显示,政府可以通过微观层面的某些经济介入改善农户的经营环境,提高其经营实力.本文分析了增收工程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户增收的政策和实践.在此基础上,通过与一些重要的社会科学理论对话,本文从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农户家庭经营的发展潜力两个方面探讨了万元增收工程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韦伯和马克思均认为,小农家庭经营将被使用自由雇工的农业企业取代,传统乡村社会将瓦解和消亡.本文对华北地区耿店村近15年来社会经济变迁的研究发现,其发展逻辑与上述经典判断有诸多背离.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耿店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农业从粮棉种植转型为温室大棚蔬菜生产.后者在市场上有更高的收益,并且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而与此同时,小农家庭经营并没有被农业企业所取代,反而更加巩固,农户小资产所有者身份也得到加强.伴随着农业转型,村庄社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村庄治理从以行政性事务为主转变为以向农户提供经济性服务为主;农户联合成立了一系列合作性经济组织,以稳定销售、协调生产、扩展产业链、实现“纵向一体化”.这些变化使传统的村庄更富凝聚力,而且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小农经营的内在弱点,使其可以更好的应对市场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