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5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7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17篇
经济概况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补齐养老金体系短板,多措并举发展第三支柱。养老金体系建设是个世界性难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程度日益加深,迫切需要从完善优化养老保障体系与制度设计、发掘第三支柱养老金发展潜力、畅通养老基金投资渠道等多方发力,为增强全社会养老财富储备、积极应对老龄化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薛光明 《经济论坛》2014,(12):170-176
日本"少子化"问题的经验教训值得中国借鉴。在经济学视角下,可以从资源稀缺约束下的岛国心态、劳动力供给的特殊性被忽视和抑制人口的双刃剑经济效应三个方面对之进行解析。正确看待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并理性认识中国的劳动力供给趋势,积极培育老龄产业并适时调整人口政策,以及开源节流破解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是日本"少子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3.
赵亭 《商》2014,(48):61-61
21世纪的日本面临着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是抑制少子化的进程。日本仅次于意大利和德国,步入世界少子化国家的行列。如果任其现在的情况发展下去,日本民族将面临严重的存亡问题。本论文将会在经济方面,教育方面以及日本文化继承方面来分析日本少子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受到少子化的冲击,各地学校因为新生人数递减造成空间剩余,为了能够赋予闲置校园新的生命力,小到学校大到社会都在为这一目标努力,本文从社会现存问题出发,为校园闲置空间提供了五个再利用的方向,旨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动力,为社会各群体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分析了日本出现少子化的原因和背景。认为这是随着高学历化及女性劳动者的增加,日本女性对结婚及生育价值观发生了变化,追求男女平等,拒绝成为生产工具,以及育儿成本增加导致的结果。作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之一,已深刻的影响到社会、经济、教育等各个方面,困扰着日本政府和社会各阶层。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6.
日本自1990年"1.57危机"以来,为解决人口减少、少子化现象加剧等社会问题,制定了一系列少子化对策,但实施效果甚微.这是日本社会体制的产物,只有对日本的社会体制和相关法规方面进行改革,少子化问题方能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7.
中国自1978年推行改革开放,35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以及40年计划生育工作实践,妇女生育水平也降到历史低位。妇女生育率持续走低已有20年历史,其对人口变动的影响,将对中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产生深刻且持久的影响。生育率持续走低,对中国人口变动影响在于,每年净增人口逐步减少,中国正在向人口负增长迈进;人口老化的增长速度在加快,少子化  相似文献   
8.
<正>日本是亚洲纺织工业最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拥有世界最新的纺织科技。但是,经过百余年来的变迁,除了经济愈来愈萧条外,严重的少子化及老龄化现象也影响了纺织工业的发展。十年前,日本国内市场过去所拥有的规模大到能满足企业生产销售之需求  相似文献   
9.
日本女性就业状况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正在改变,很多女性进入社会就职。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时代的到来、促进妇女就业的法规措施的强化、雇佣形态的多样化发展、子女教育费的压力、女性生活意识的变化等因素推动了日本女性就业的发展。但是,日本女性就业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日本人口出生率降低的背景和原因,分析了出生率降低带来的诸多问题,如劳动人口减少、经济发展停滞、社会活力减退,提出了解决这个社会性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地区、家庭一起致力研究对策,要为人们创造一个愿意生育孩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