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65篇
工业经济   53篇
计划管理   194篇
经济学   69篇
综合类   66篇
运输经济   6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75篇
农业经济   17篇
经济概况   57篇
信息产业经济   5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行进口,又称“灰色市场”或“灰色市场商品“(graymarket goods),是指在国外生产的带有本国商标的商品未经商标所有人的许可而输入了本国。所谓灰色市场商品,是指上述的商品:所谓平行进口,是指将上述商品输入本国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一、地下经济的含义 在国内外的献中。地下经济一般又称作第二经济(second economy)、平行经济(parallel economy)、非官方经济(unofficial economy)、影子经济(shadow economy)、黑色经济(black economy)以及非正规经济(irregular economy)等。国内外的许多学对地下经济的界定各有不同,这反映了他们对地下经济的内涵和外延认识也各不同。Feige  相似文献   
3.
4.
5.
理论界对平行进口合法性众说纷纭。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与国际市场日益相融,它将变得不可回避,而我国的相关法律对此并未明确规定。通过对平行进口的相关理论,有关国家(地区)立法司法考察及利弊分析,对平行进口的合法性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商标产品平行进口问题是知识产权领域和国际贸易领域的热点问题。这一问题经过世界各国一百余年的理论探讨和司法实践,目前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解决方案。由于该问题与各国国家利益、商业习惯和历史传统等诸多因素相关,因此各国对待此问题的态度莫衷一是。WTO框架下的Trips协议也因为各国分歧较大,将该问题留待各成员国通过国内法律  相似文献   
7.
商标平行进口是否为合法,是知识产权领域和国际贸易领域争论不休的问题,国际公约和我国立法都无明确的规定。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贸易活动的频繁,商标平行进口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应在借鉴国际立法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经济状况和经济政策,有条件的允许商标平行进口。  相似文献   
8.
根据价值规律,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和价值会发生一定背离,但幅度不会太远。对上证指数的图线作价值趋势分析,得到线型趋势1,可以近似的看作指数围绕趋势1振荡波动。通过平行辅助线1’,可以看出指数波动下限在1’附近,由此可以推断2002年指数运行的大致轨迹。  相似文献   
9.
重心定理在进度控制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主要讲述重心定理的含义以及在进度控制中如何运用它来解决两个平行工序顺序化的问题,并用一个例子说明其步骤,最后给出三条结论。  相似文献   
10.
上海股市收益与波动的周内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市周内效应一直是金融投资者关注的焦点问题,许多学者已做了大量研究,但多数文献将收益与波动的周内效应分开来进行研究和检验,忽视了波动与收益的共生性,其结果缺乏严密性和说服力。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平行数据GARCH模型并给出了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方法,进而对上海股市收益和波动的周内效应进行检验,既反映收益与风险存在共生关系,又避免了分别判断收益和波动的周内效应所致的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