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3篇
工业经济   35篇
计划管理   179篇
经济学   31篇
综合类   6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52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56篇
信息产业经济   4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联竞争力》2007,60(2):42-43
迈克尔·戴尔没有想到,自己一手创造的传奇公司居然在中国、在2006年这个时点成了一艘漏水之船,人人欲弃船逃生,投奔新崛起的全球对手联想。这种逃离甚至组成了一支“逃生小分队”:2006年8月17日至8月24日,一周之内四名戴尔高管宣布投奔联想,速度之快、人数之多令人咋舌。  相似文献   
2.
思一 《中外管理》2005,(1):89-89
戴尔新准则:让每人都有自己的表现空间,明确每位员工的义务与责任。其中主要看两条:第一是看财务绩效;第二看如何完成。  相似文献   
3.
议程观点     
点评》 虽然我们总拿联想与戴尔比,但联想与戴尔并不是一对真正的对手,这有点像中国武术,虽然武当与少林同是业界高手,但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对手。  相似文献   
4.
实力之争 "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寻找一种机制避免这种致命伤对联想与戴尔一样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戴尔公司的迅速成长一向为业界所称道,但是人们往往只看到了戴尔表面的直销模式,而忽视了其背后大规模定制的生产方式以及高效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所起的巨大作用。对戴尔基于大规模定制的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基础、总体模型、基本特点及弊端的分析表明,实行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建立战略合作的外部协作关系,把握客户需求,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得到先机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戴尔最鼎盛的时候,为了迎合投资者一再提高的预期而四处出击的它丢掉了对市场变化的感知能力,结果陷入泥潭。惠普能抵制住这种诱惑和压力吗?自从先后超越戴尔(Dell)和IBM成为全球营收最大的PC和IT公司后,惠普(HP)的高层们就开始感受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的持续增长(营收和利润)欲望和压力。  相似文献   
7.
王颖 《英才》2005,(10):60-61
世界第一,对于中国的很多企业而言,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如今,联想却大声说出来了。“超越戴尔”成了联想人的口头禅,而且加了一个期限——5年后。收购IBM PC后的首个季度,就将 IBM的电脑业务扭亏为盈,这无疑大大增强了联想的底气,联想股价也因此大涨。但是市场并没有完全消除他们的疑  相似文献   
8.
李乐天 《新前程》2006,(10):56-59
包括麦大伟在内,戴尔六名高管先后“叛逃”联想.戴尔成了名副其实的“高管培训学校”。8月31日,联想宣布调整两位高层管理人员。负责联想全球供应链工作的高级副总裁刘军暂时离开联想的工作岗位一年,接替他的是戴尔原副总裁Gerry P.Smith。而麦大伟加盟联想出任联想亚太区掌门。直接领导他的仍然是老上级阿梅里奥。 联想的挖角几乎掏空了戴尔亚太区的管理团队,戴尔高管为何集体出走?联想高层大换血是否冒进?空降洋帅们在联想生存胜数几何?在这次空降大战中,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相似文献   
9.
金错刀 《英才》2005,(2):18-18
在联想(0992)的并购交易完成后,新联想何去何从仍备受关注。DELL公司创办人迈克尔·戴尔甚至冷嘲热讽:“电脑市场上何时曾出现成功的并购交易?” 1月初,柳传志在香港接受访问时则针锋相对地回答:“DELL当年以直销起家时,亦没有人认为会成功。”除此之外,对于业界不时质疑新舵手杨元庆是否有足够能力带领联想进入新纪元, 柳传志则是力挺杨元庆,甚至列举杨元庆的 3大优点: 柳传志认为,杨元庆能够把股东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人诚实,面对投资者不会说假; 更重要的是,经过这几年的经历,他学会了  相似文献   
10.
王颖 《企业文化》2006,(2):79-81
“超越戴尔”,是联想人的目标。成为世界第一,对于中国大多数企业而言,仍然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