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9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丑恶的石油     
晋咏 《环球财经》2005,(3):88-90
是中国需求扭曲了石油供求关系,还是石油暴利扭曲了中国的世界形象?英语媒体对中国能源问题频频发表一惊一乍的章,仅仅是出于新闻炒作吗?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分析了网络媒体关于“艳照门”的炒作现象,指出这种娱乐炒作的弊端是媒体的社会责任的失守和职业道德的沦丧。并提出相关策略:第一,新闻届必须遵守传播规律,正确认识新闻事实本质;第二,以社会效益为重,正确引导受众;第三,加强新闻媒体外部监督与自律。  相似文献   
3.
王慧 《活力》2010,(12):258-258
新闻策划和新闻炒作.是时下比较流行的两个概念,也是业内同人谈论得比较多的一个话题。它是新时期媒体领域出现的一个值得注意的新现象。也许.炒作本来与新闻策划毫无关系,是一些“生意精”在传媒时代自己独立创造出来的商业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老漠 《新经济》2003,(9):108-109
做名人还是做凡人,这是一个问题. 没有选择机会的人谈论这个问题很容易让人以为是酸葡萄式的感慨,纵使其中有洞烛幽微的真知灼见,多半也会因为你的寂寂无名而如风过耳了;而对于有选择机会的人,自然是虽千万人吾往矣,及至平步青云后发现高处不胜寒,再说做名人难,做名女人更难,世人却又不肯信了,反会说你得了便宜还要卖乖.  相似文献   
5.
每年的3月15日,是消费者的权益保障日。每到这日,各地的执法部门、职能管理部门等就会组织人员上街开展各种活动。有的搞打假图片宣传、有的举办辨别真假商品实物展览、有的搞食品卫生知识咨询等等。这些活动当然是及时和必要的,即强化了消费者识假打假、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又增强了人们依法打假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包军 《东方经济》2003,(8):54-56
没有地毯式的广告“轰炸”,没有哗众取宠的新闻炒作,短短几年时间,CAV就发展成了公认的中国音响市场第一品牌,在竞争激烈的音响市场中,一直稳稳地占据着高中档产品销量第一的位置,始终保持着行业领导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新闻策划和新闻炒作,是近几年来比较流行和热门的2个概念,对于某一则新闻来说,是新闻策划还是新闻炒作,有的时候比较难判断。以致与不少正常的新闻策划也经常遭到人们的质疑:又是炒作,搏人眼球。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是否相同呢?其实,两者并非泾渭分明,有时相差也就一步之间。将新闻策划运用到传媒当中时如何把握尺度,避免在新闻策划的同时滑入新闻炒作的泥潭,文章主要针对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这2个概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知情权·话语权·新闻炒作——关于媒体价值观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情权是公民获取社会公共信息的权利。知情权实质是公民权,也是新闻媒介话语自由权的基础。理论的误导、化精神的迷失和经济利益的拉动,媒体借口公众利益滥用权力炒作新闻给社会和人民生活造成不良影响。章在批判“受众是消费”和“非理性媒体价值观”的基础上,阐述了媒体的公共产品意识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指出建立监督“监督”组织和行业法规、培育健康的媒介化是解决新闻炒作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9.
<正>GB/T 31275给我们提供的信息在我印象中,电磁辐射是最近十多年才引起人们注意的。高压线、移动基站、微波炉、电磁炉、电视机、电脑、手机……一波一波的新闻炒作,让人们对电磁辐射的危害有了认识,有了警惕。这当然是好事,说明了人们对自身的爱护,对环境的关切。电磁辐射毕竟对人体可能造成影响和危害,如何防止或减少危害,值得我们关注。其实,早在人类诞生之前,不管是宇宙还是地球,都已经存在着电磁辐射。  相似文献   
10.
炒作:“杜蕾斯”起诉“杰士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1月22日,“杜蕾斯”与“杰士邦”两个竞争对手,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当庭争锋。原因是“杜蕾斯”不满“杰士邦”自称第一的说法,状告“杰士邦”进行虚假宣传,损害了“杜蕾斯”的利益,并提出索赔500万元。各媒体纷纷予以追踪报道。问题真的到了要对簿公堂的地步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在安全套这个没有品牌只有利润的行业,这场官司只不过又是一次精心策划的“炒作”。安全套企业为何总热衷于炒作呢?广告政策的限制:安全套禁止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