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0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25篇
经济学   19篇
综合类   7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63篇
农业经济   60篇
经济概况   2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监督与选择》2005,(8):32-32
果脯蜜饯是我国传统名特产品,历史悠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食品,特别是作为旅游休闲食品和地方特产,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国家质检总局对果脯蜜饯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抽查中反映出的主要质最问题有:  相似文献   
2.
3.
吴宏业 《潮商》2015,(3):64-65
某个地区喜欢吃某类食物或某种食物,与其地理、文化、乃至性格都是有一定关系的。下面就谈谈几种能够代表潮汕人典型性格的特产。  相似文献   
4.
阳江旅游特产行业应该以协同(连锁加盟)打造强势品牌,以创新(文化创意)增强品牌竞争力。阳江手信通过文化营销、网络营销、品牌营销、连锁营销、联盟营销、节日营销、整合营销、体验营销的综合运用,将阳江特色文化传播给消费者,提升了品牌价值和城市形象,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相似文献   
5.
<正>"一株开花满坡芳,一家煮米四邻香",章丘市明水香稻种植基地李玉宝主任自豪地说。未见其物,先闻其味,这是对明水香稻的真实写照。明水香稻,因产于济南章丘市明水镇而得名,是山东省的著名特产之一,也是世界名米之一。实行统一管理模式,打造品牌农业基地为了打造绿色,无公害的香稻基地,由合作社统一供种,集中育秧,确保种子纯度和质量。并且使用插秧机集中插秧,提高了种植效率。利用  相似文献   
6.
边疆 《魅力中国》2014,(12):65-65
平定砂器是砂器制作艺人采用山西平定特有的优质粘土,经调泥、成型、上釉、晾干、窑烧、熏制等多道工序烧制而成的器皿。采用这种技艺制作的砂器素有“烧饭不变色、煎药不变性、炖肉不变味、煮水无水垢”四大特点,平定砂器耐酸、耐碱、透气性好,实用美观,千百年来,一直以山西地方特产闻名遐迩。2008年平定砂器制作技艺入选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网络的普及为各地特产的营销打开了新的营销渠道,并且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网购者。甘肃特产的网络营销需要基于自身实际,在这场网络营销的浪潮中争取自己的市场份额。本文主要针对甘肃的两大类特产: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对其网络营销的模式开展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长白山——世界著名优质三大矿泉水水源基地之一 长白山天池是中国好水的“聚宝盆”。长白山蕴藏有丰富的矿泉水资源,国际水资源保护组织和中科院权威人士将长白山与阿尔犁斯山、北高加索山并称为“世界三大矿泉水基地”。  相似文献   
9.
地方特产外宣离不开地域文化的依托,地域文化是地方特色产品创生的根源,也是地方特色产品固有的符号标识和内容元素,充分融合地域文化意象进行特产外宣能有效提高产品地位和品牌价值。本文以地域文化的产业开发为立足点,以区域特色产业经济的发展为研究视角,对地方特产外宣与地域文化结合的机制进行研究,论述了特色产品的文化品牌价值对区域发展的带动机制,以及特产外宣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特产产业快速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重要的动力源,但是这个过程中同时也凸显出了许多问题,本文就如何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一步提升地方特产整体经营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找准着力点,同时阐述可持续经营对策对该行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