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2篇
贸易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最大的赢利模式,仍然不是去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机,而是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从来没有一次特权的释放是从天而降的,民间阶层的觉醒与争取,才是变革发生的根本动源。  相似文献   
2.
谢婷婷 《华商》2008,(3):119-120
每个文明都附着在一个社会网络上,在实践中研究一个文明及其社会,不考虑它们彼此的关系是不可能的。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提纲挈领地简略介绍了中国的自然环境、历史演变、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以及中美关系的过去和现状。  相似文献   
3.
1972年5月24日,费正清和夫人费慰梅在25年后重新回到北京。费正清此后回忆起这次故地重游时说,这次重返仿佛是"毕业40年之后的一次同学聚会"。费氏夫妇见到了许多故人:金岳霖、钱端升、张奚若、周培源、陈岱孙等。他们都是当年"太太的客厅"中的老面孔。只是,主人梁思成与林徽因已不在入世。然而,即使有着如此遗憾,我们依旧可以从"聚会"的名册中,勾勒出费正清当年在华的交际圈。并且,在这份名册中,还应添上已经迁往台湾的胡适、蒋梦  相似文献   
4.
新书速递     
《中国报道》2012,(3):123-123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50年史(1955-2005)》薛龙著新星出版社2012年2月版本书是2005年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成立50周年纪念项目之一,是对费正清中心50年间的发展和学术史的全面记录。  相似文献   
5.
李翔 《中国企业家》2007,(13):122-122
费正清曾经在回忆录中有些得意地说,自己的中国名字非常好,“正清”正是一个很好的历史学家的名字。而有些西方人的中文名字则起得有些拙劣,比如被派往中国担任驻华商务监督的英国贵族律劳卑,中文意思是“卑鄙无耻的小人”。Peter Hessler给自己取的中文名字是“何伟”。  相似文献   
6.
美国有一批从事中国问题研究的学者,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Jonn King Fairbank)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所著《美国与中国》(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是哈佛大学出版社的常版书。从1948年问世以来,到1978年已经出了第四版。作者在每一版中都做了大量的补充和修改。商务印书馆曾于1971年翻译出版了《美国与中国》第二版(1958),现在又将本书第四版(1978)翻译出版。  相似文献   
7.
苏小和 《财经文摘》2010,(3):101-103
某种意义上,当年的洋务运动事实上也可以界定为企业运动。对于洋务运动时代的企业形态,国内的研究非常少,而且不充分,但海外对洋务运动的研究却一直方兴未艾,其中有几个鼎鼎大名的学者成为翘楚。比如了不起的汉学家费正清,他的《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研究洋务运动时代的经济形态,尤其是企业形态;比如汉学家费维恺,他的《中国早期工业化》就是一本专门研究官督商办企业的企业,在我看来,  相似文献   
8.
肖知兴 《中国企业家》2008,(22):127-127
一段时间以来,历史学界的时髦是反思以费正清为首的“冲击-回应”模式。我从一个外行的角度,却觉得离开了这个模式,可能是无法理解晚清以来从精英到大众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压力之下的种种行为和表现的。各种“后现代”、“多中心”的论点,从学术推陈出新的角度也许是贡献,但对于我们这些局内人,现代化与西化这些问题却是柴米油盐一样,  相似文献   
9.
《中国报道》2012,(3):122-122
推荐理由战火中的西南联合大学,存在时间不到九年,学生不过八干,却开出了一千六百多门课,如涓涓乳汁,哺育了一代优秀青年。它也成为了中国教育史上爱国、进步、奉献精神的丰碑。此书被誉为“迄今最佳联大校史”。作者易社强(JohnIsrael),西南联大荣誉校友。师从费正清教授,现为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  相似文献   
10.
郑实 《中国新时代》2014,(8):106-109
美国的中国研究专家费正清说:"中国人民生活的根本问题,常常可以从空中一眼看出……小块小块的绿色田地……是无数世代折断腰背苦力劳动的见证——这一切都是由于太多的人,过分密集在太少的土地上,从而使人们为了维护生命,耗竭了土地资源以及人的智慧和耐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