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1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8篇
财政金融   110篇
工业经济   135篇
计划管理   375篇
经济学   600篇
综合类   354篇
运输经济   19篇
旅游经济   126篇
贸易经济   397篇
农业经济   272篇
经济概况   396篇
  2025年   29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e study the evolution of an economy where agents who are heterogeneous with respect to risk attitudes can either earn a certain income or enter a risky rent-seeking contest. We assume that agents behave rationally given their preferences, but that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of preferences evolves over time in response to material payoffs. We show that, in particular, initial distributions with full support converge to stationary states where all types are still present. Although rents are perfectly dissipated in material terms at a steady state, efficiency is greater than if everybody had been risk neutral, since risk lovers specialize in rent seeking.  相似文献   
2.
Based on a contingent perspective of accounting chang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ial reporting in Germany, by drawing 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ources.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e paper is to shed light on the driving forces and main influential parameters that have shaped the existing differential reporting framework. This historical approach supplies interesting insights for the current discussion on differential reporting in Germany produced by the EU Regulat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林权制度演进的动因主要包括国家意志的改变、农民需求的变化、人口数量的变化、森林资源稀缺程度的变化、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化等几个主要方面。以制度变迁理论、时间序列分析和供求理论对相应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诸多动因相互作用推动了河北省林权制度的演进。因而,在制定林权政策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以期达到一个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农业地理集聚格局及演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分析四川省农作物的地理集聚特征,专业化格局,从农业地域系统视角构建分析框架探讨其演化机制。文章以12种农作物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4年的四川省21个市州农作物播种面积数据,综合运用重心模型、基尼系数、区位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四川省12种农作物生产重心较为稳定,未出现较大范围的地理迁移。(2)四川省大部分农作物地理集聚水平整体较低,且在研究期内集聚过程缓慢。经济作物的区域专业化水平相对于粮食作物较好。烟叶、苹果地理集聚程度较大,已经形成相对明显的区域专业化生产。(3)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变从最初受内部压力驱动形成自然集聚格局,逐步转向为受内外压力驱动的自然社会集聚格局。四川省主要农作物地理集聚处于试错和纠错过程中,尚未形成新一轮的农业生产区域化布局和分工。  相似文献   
5.
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了理论界的研究热点。在系统梳理各方研究成果之后,从经济发展态势转变的角度,深入探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历史演进的动因和历程,发现其演进动因主要在于发展矢量和创新矢量的不断演变,发展矢量已从寻找发展新动力上升到树立发展新理念,创新矢量已从夯实创新基础进化到追求创新效益,共同推动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整个演进历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二元经济结构刚性对农民工的约束以及伴随我国相关政策调整而出现的农民工回流分析,说明了农民工动态演化,并提出了促进农民工合理、有序流动机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1989—2010年新疆经济发展差异的区域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在综合考虑各县域人均GDP和GDP总量变化的基础上,运用象限图法和泰尔指数法,分析了新疆不同县域经济发展类型和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新疆县域经济呈现不同的增长类型,且在东疆、南疆、北疆之间及区内各县市之间呈现分异性。区域经济滞后型的县域明显多于经济活跃型的县域,经济活跃型的县域集中分布于天山北坡、铁路、公路主干线上,经济滞后型县域集中分布于南疆以及北疆、东疆的边远地区。泰尔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在区域总体差异扩大的同时,东疆、南疆、北疆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和区内各县域之间的差异都在逐步扩大,并且区内差异是区域总体差异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8.
海洋旅游是重要的海洋经济类型,加强海洋旅游相关研究是服务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基础性任务。本研究选取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的619篇中文文献为样本,系统分析中国海洋旅游研究脉络。研究发现,1992—2021年中国海洋旅游相关研究成果数量呈“起步探索、陡状攀升、波动回落”的变化特征,经历了以海洋旅游环境要素和资源价值评估为主的资源导向与孕育探索阶段(1992—2002年),以多元议题拓展和集成方法创新并重的产业导向与全面推进阶段(2003—2010年),以及同国家发展需求联系紧密、实践应用不断丰富的战略导向与深化拓展阶段(2011—2021年);研究热点集中在海洋旅游理论内涵与研究范畴、资源开发与评价、社会与经济影响、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目的地开发与管理等5个方面。立足新时期中国海洋旅游理论发展与实践需求,未来应重视学科交互融合、技术手段集成和数据平台建设,提升理论研究同国家战略驱动、地方现实需求和行业实践发展的适配性,为推动中国海洋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与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9.
李红  丁嵩  刘光柱 《经济地理》2012,32(7):30-36
以县域为研究单元,人均GDP为测度指标,运用ESDA-GIS方法对1997—2010年处于全国经济边缘的广西区内空间差异格局进行分析,发现其县域经济已初现较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发展差异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但总体空间集聚水平仍较低。在局部差异方面,高—高类型区集中在桂南县域及柳州、桂林中心城区,低—低类型区集中在桂西及桂中县域。受空间相互作用影响,边缘省区内核心—外围结构显著。经济热点区在保持总体格局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有进一步向桂南沿海的北部湾经济区集聚的趋势。经济增长也具有较强空间关联特征,热点区和冷点区快速跃迁,增长的空间差异缓慢缩小。进而,从历史发展基础、地理区位、开放开发政策和空间邻近效应等方面讨论了边缘省区经济空间差异的动因与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刘曦彤 《科学决策》2013,(11):43-69
自200S年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国小额贷款业经历了井喷式的发展。但监管过严、市场化不足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额贷款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小额贷款公司的全国性监管政策的框架问题、尺度问题、定位问题,地方性管理办法在相应问题层面的突破及其中存在的困难入手,对我国小贷公司监管现状进行分析。基于现状,我们认为未来监管政策主要有三条可能的演变路径:合理化监管政策以保障小贷公司本色发展;放宽门槛以促进小贷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出台新规以引导小贷公司转型为金融公司。结合国际小贷发展的成功经验,本文又具体分析了三条监管政策演变路径的可能性、相应问题及解决途径,对未来政策的调整进行判断,为监管部门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