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4篇
  免费   56篇
财政金融   81篇
工业经济   20篇
计划管理   149篇
经济学   337篇
综合类   79篇
运输经济   36篇
旅游经济   70篇
贸易经济   139篇
农业经济   93篇
经济概况   96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胜 《商》2014,(29):89-90
2008年奥运会举办之后,虽然首都旅游市场依然繁荣,但旅游纪念品市场发展不容乐观,甚至有倒退回奥运之前的迹象。本文基于旅游纪念品市场发展的CBPET分析模式,对比研究了目前与奥运时期首都旅游纪念品市场发展状况,阐述了后奥运时代北京旅游纪念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北京奥运旅游纪念品成功经验,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林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我国林产品出口增长迅速,但是应当看到在增长背后的隐患与不足。由森林认证形成的消费绿色贸易壁垒成为我国林产品出口的一大隐患,若不加以重视,将会逐渐削弱我国的木质产品竞争力;而一旦有关国家强制实施森林认证,将对我国林产品出口造成沉重的打击。本文以木制家具业为例对该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由于我国林产品生产和管理方面没有与国际标准接轨,致使各种法律绿色贸易壁垒从多个方面影响我国食用林产品出口。面对隐患与不足,要积极应对寻求突破,保证我国林产品出口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3.
选用船舶工业宏观数据和资源环境约束等作为基础数据,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和ML指数测算了中国船舶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通过面板模型系统考察了环境规制、技术进步对中国船舶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发现从长远来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趋势且具有明显的收敛特征,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共同推动船舶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整体上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低于传统全要素生产率。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中国船舶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结论表明:较高的技术水平能显著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而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阻碍了船舶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环境规制对船舶工业绿色全要素的增长已经带来\"补偿效应\"从而提高了中国船舶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为考察船舶工业绿色竞争力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郑鹏  吕雨婷 《海洋经济》2020,10(1):43-48
在海洋强国战略视域下,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综合海洋资源、环境、生态和社会等因素,选取辽宁省作为研究区域进行海洋 GDP核算实例研究,将资源损耗价值、环境污染损失、生态效益价值、社会牺牲成本纳入绿色海洋 GDP核算中。通过阐述绿色海洋 GDP核算的内涵和方法,分析绿色核算在海洋经济核算中实施的可行性,对前期绿色海洋 GDP核算指标进行修正,并提出开展绿色海洋 GDP核算的保障措施,力求对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有益贡献。  相似文献   
5.
环境规制背景下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是破解企业发展困境的关键.在环境问题越来越凸显的今天,企业要在环境规制背景下,实现顺利发展,技术层面,亟需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本文探究了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阐释了企业实施绿色技术创新具有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突破绿色壁垒、利用市场机会、塑造良好社会形象等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企业在实施绿色技术创新中存在的诸多不足,论证了其根源在于环保意识相对薄弱、组织结构不合理、政策不够得力和有效、绿色市场尚未真正形成等因素,提出了应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予以财税、金融、法律和政策的支持、倡导人们进行绿色消费、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虹 《现代财经》2006,26(2):46-50
根据我国加入WTO协定,我国将逐步履行承诺,到2006年底执行完全入世承诺。“入世后过渡期”对我国企业的影响深远。在传统贸易壁垒作用日益减弱的今天,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社会壁垒等新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主要障碍。为了减少以至于消除新贸易壁垒的不利影响,我国出口企业必须尽快与国际通行的环境管理制度相衔接。而大力提高国民的环保意识,积极申请绿色认证,推行绿色管理,建立和完善绿色政策和法规正是我国出口企业突破新贸易壁垒的有效手段,以确保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4-2016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面板数据,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和PVAR模型,实证检验科技创新与绿色治理的协调效应及动态关系。结果显示:2004-2016年全国各省市科技创新与绿色治理的协调水平偏低,并且由东向西的区域阶梯递减特征显著,多数省市科技创新滞后于绿色治理发展,协调等级处于濒临失调水平以下;东部地区科技创新与绿色治理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科技创新对绿色治理的影响不显著,长期看呈现为负向冲击效应,绿色治理对科技创新呈现出显著正向、持续影响;东北地区科技创新与绿色治理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科技创新对绿色治理的冲击效应不显著,绿色治理对科技创新呈现出显著正向、持续影响;中部和西部地区科技创新与绿色治理不存在因果关系,绿色治理对科技创新的冲击作用具有相似性,但科技创新对绿色治理的冲击效应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以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逐步回归法检验数字金融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数量和质量提升,并且数字金融发展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激励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现金流较为缺乏的企业、环境管制力度较大地区,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激励作用更为显著。因此,应持续加快推进数字金融发展,完善数字金融配套体系建设,实行差异化数字金融支持政策,引导和激励企业绿色创新,从而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绿色GDP核算研究的误区及其澄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在绿色GDP核算研究中存在着将实际环保费用作为“重复计算因素”从现行GDP中扣除的误区。无论从核算技术的角度上,还是从经济模型的推导上,都证明在绿色GDP核算中不应扣除实际的环保费用,而应扣除的是“潜在的”环保费用。  相似文献   
10.
围绕生态城市目标规划城市绿地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普兰店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案例的分析总结,探讨了当前县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发展方向,并从城市绿地系统布局、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原有环境、完善法规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