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0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8篇
财政金融   853篇
工业经济   226篇
计划管理   1056篇
经济学   1587篇
综合类   538篇
运输经济   45篇
旅游经济   137篇
贸易经济   585篇
农业经济   90篇
经济概况   40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472篇
  2012年   368篇
  2011年   510篇
  2010年   363篇
  2009年   385篇
  2008年   351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术转移是将社会科技资源转化为实体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渠道不畅、技术转移绩效不高、大学科技成果成功产业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凸显。基于现实需求和研究缺口,构建组织模块化对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收集我国38所研究型大学样本数据,采用SPSS24.0和AMOS软件进行结构方程路径分析,论证和检验组织模块化对于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组织模块化对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能力在组织模块化与技术转移绩效之间起显著中介作用;知识共享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组织模块化独立性、响应性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上,其对组织模块分工性与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和权变理论,以IT-业务融合、双元环境为调节变量,探究大数据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间的作用关系,结果发现:大数据能力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IT-业务融合调节大数据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IT-业务融合水平越高,大数据能力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就越显著;双元环境能够调节大数据能力与创新绩效间关系。其中,环境动态性在大数据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间起正U型调节作用,而环境竞争性在大数据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间起倒U型调节作用。从内外部情境视角解释大数据能力的创新转化,对中国企业大数据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企业创新是国家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受到管理层意愿的影响,因而需要对内部经营者的权力进行制衡。以2010-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管理层权力制衡强度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以及不同债务约束情境下高商业信用配置、高负债水平的调节效应,此外,还考察了产权性质的差异化影响。研究表明,管理层权力制衡强度越大,企业创新投资水平越高;高商业信用强化了该促进作用,而高负债水平弱化了该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制衡强度与企业创新投资的关系在民企中更显著;国企能够更好地获得和运用商业信用,使其高商业信用对该关系的强化效应更显著;民企具有更强的债务约束,其高负债水平对该关系的弱化效应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We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equality and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Drawing on cross-sectional data from a largescale survey of the economic conditions of individuals across India, we develop a number of dimensions of inequality to explore empirically how inequality interacts with entrepreneurship, operationalized as self-employment or as employing other people. We find compelling evidence that there are thresholds to becoming self-employed, and even more so to assembling the combinations of resources and personal attributes required to become an employer. Greater inequality leaves more people unable to make the transition to self-employment, leaving casual laboring as the occupation of necessity. At the same time, inequality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employers in a society, by concentrating resources - particularly land and finance - enough for significant numbers of people to be able to cross this higher threshold. Lastly, greater differentiation into social or religious groups curtails the ability to cross either entrepreneurial threshold, presumably by limiting the extent and benefits of social networks of value for entrepreneurship.  相似文献   
5.
基于嵌入性视角,分别引入知识转移、合作模式作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深入探究关系质量影响企业知识创造绩效的内在机理。利用277份来自全国多地的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企业调查问卷,采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型和社会型关系质量均正向影响企业知识创造绩效;社会型关系质量通过元素知识和架构知识转移正向影响企业知识创造绩效。在契约治理模式下,经济型关系质量更倾向于通过元素知识转移正向影响企业知识创造绩效;在股权治理模式下,社会型关系质量更倾向于通过架构知识转移正向影响企业知识创造绩效。  相似文献   
6.
知识互动程度评价对改善高校跨学科创新团队知识互动具有重要意义。在界定高校跨学科创新团队知识互动及知识互动程度内涵的基础上,创新性地从知识互动深度、互动广度、互动时间3个维度建立知识互动程度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地,采用三角模糊权重、熵权和模糊积分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知识互动程度评价模型。最后,选取一所高校跨学科创新团队进行实例分析,验证评价模型的可操作性,可为高校跨学科创新团队知识互动程度评价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7.
郭年顺 《南方经济》2019,38(12):15-32
主流经济学家把改革开放后民营企业的大规模兴起,主要归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企业家精神和遵循比较优势的必然结果。但是这无法解释为什么民营企业在兴起之初就广泛和快速地进入到各个工业,尤其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工业。基于中国工业史和252家中国最大民营制造业企业创业发展史的历史证据,文章找回"工业体系"这一被主流所忽略的重大历史现象和学术概念,从而首次提出一种理解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独特性的结构性解释。文章发现:从计划经济时期继承而来的门类齐全和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解释民营企业创业和发展独特性的关键变量;已有的由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组成的工业体系,从市场机会、技术能力和组织资源等方面塑造了民营企业的创业选择和发展路径。所以,中国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不是仅凭自由市场就会自动出现的普遍现象,而是在市场条件下充分利用工业体系提供的技术和市场条件才得以出现的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8.
We examine how concurrent enforcement changes affect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datory IFRS adoption and firms’ voluntary disclosure. We show that the increase in the issuance of management forecasts after IFRS adoption is smaller for firms from IFRS-mandating countries with concurrent enforcement changes than for those from countries without such changes. We find no difference in the increase of forecast informativeness between firms from IFRS-mandating countries without concurrent enforcement changes and firms from non-IFRS-mandating countries; however, firms domiciled in IFRS-mandating countries with concurrent enforcement changes exhibit a significantly smaller increase in forecast informativeness.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better IFRS enforcement distinctly weakens (strengthens) the positive effect of IFRS adoption on voluntary (mandatory) disclosure.  相似文献   
9.
ABSTRACT

We present a group dynamics model that shows knowledge integration as a process occurring over time. As each individual in the group contact others, his own knowledge changes, and over time the collective knowledge is obtained. This allows modeling knowledge diffusion in a social network and while the model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are not competitive in that area, they approach the problem from previously unconsidered direction. We test the behavior of the model in a multi-agent simulation and we test a simple advertisement campaign in a social network. We provide discussion of elements needed for making model more competitive.  相似文献   
10.
基于企业基础资源观和组织学习理论,从知识型员工个人和组织社会网络两个方面构建知识型员工双重社会网络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分析知识共享、组织学习及资源整合在员工双重社会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机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知识型员工双重社会网络对科技型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有3条,资源获取与整合、知识共享与学习及员工动态创新能力分别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在不同类型组织文化环境中,知识型员工双重社会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特征、作用重点以及作用机制存在显著差异,内部整合维度主要通过知识共享和组织学习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外部适应维度主要通过隐性知识传播和资源整合影响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