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24篇
工业经济   15篇
计划管理   55篇
经济学   252篇
综合类   18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16篇
贸易经济   57篇
经济概况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创造力成分等多维理论,构建以团队反馈寻求行为为中介变量,团队凝聚力为调节变量的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以期深入解释创新团队成就目标导向如何影响其团队科学创造力。基于129个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团队学习目标导向和团队表现目标导向分别与团队科学创造力有显著的正向和负向关系;团队反馈寻求行为在团队成就目标导向与团队科学创造力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团队凝聚力负向调节团队反馈寻求行为与团队科学创造力间的关系,并弱化了团队成就目标导向通过团队反馈寻求行为对团队科学创造力的间接影响。结论对提高科技创新团队科学创造力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We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educational diversity of manager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eam‐managed mutual funds using a large sample of U.S. equity funds from 1994 to 2013. We consider diversity in terms of both final educational degree and field of educational specialisation. We find that, in general, both types of diversity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fund performance, and our results are robust over a wide range of performance metrics and changes in market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3.
知识互动程度评价对改善高校跨学科创新团队知识互动具有重要意义。在界定高校跨学科创新团队知识互动及知识互动程度内涵的基础上,创新性地从知识互动深度、互动广度、互动时间3个维度建立知识互动程度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地,采用三角模糊权重、熵权和模糊积分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知识互动程度评价模型。最后,选取一所高校跨学科创新团队进行实例分析,验证评价模型的可操作性,可为高校跨学科创新团队知识互动程度评价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团队软件过程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迄今为止 ,学术界和产业界公认CMM是进行软件过程改进和软件过程评估的一个有效的指导框架 ,但是CMM中未提供有关实现子过程域所需要的软件过程持续改进的知识和技能 ,另外 ,软件产业的成功与发展 ,与软件开发单位的过程管理和过程规范密不可分。只有熟悉PSP(个人软件过程 )和TSP(团队软件过程 ) ,才能提供实施CMM所需要的过程管理改善的效果和技能 ,因此 ,进行PSP(个人软件过程 )和TSP(团队软件过程 )的研究与实践便显得十分必要。本文着重对TSP过程进行了具体的描述。  相似文献   
5.
有效项目团队是项目获得成功的关键,而项目团队的高效工作有赖于一定的组织环境。这种组织环境的要点在于:遵循基于分权管理的组织原则;打造便于资源共享的管理平台;建立科学有效的团队评估体系;营造平等合作的组织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6.
悖论思维帮助个体发现对立事物间的联系,有利于创造性想法或创意的生成,但过高水平的悖论思维极易导致认知过载,使个体无暇顾及需要想象力和灵感的创造性活动。基于"过犹不及效应",本文提出悖论思维对员工创造力产生非线性影响。同时,根据能力-动机-机会(AMO)的理论框架,探索个人学习能力在这一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领导调节聚焦行为的调节作用。本文认为:悖论思维与员工创造力呈倒U型关系,个人学习能力在上述关系中起中介传导作用,领导促进型聚焦行为强化了变量间的间接关系,而领导防御型聚焦行为削弱了变量间的间接关系。通过对313名员工的三阶段调查分析,数据支持了本研究提出的假设。虽然适度的悖论思维有助于员工提升学习能力,但过度的悖论思维反而会降低员工学习效率进而削弱员工创造力,领导调节聚焦行为决定了员工是否能完成学习能力到创造力的转化。研究结论为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因素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引导企业通过甄选员工和调整领导行为来激发员工创造力。  相似文献   
7.
何鑫  陈卓  田丽慧 《技术经济》2020,39(4):154-163
从CNKI数据库收录的2000—2018年文献中,筛选出2148篇"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领域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和SA-TI3.1软件,对样本文献外部特征、关键词共现、知识演进趋势与热点前沿展开知识图谱分析。首先,展示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现状,梳理了发展动态。其次,划分了"科学发展观""教师教育""特岗教师"和"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四大热点研究领域。在此基础上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分为3个演进阶段,并总结出"农村小规模学校""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特岗教师"和"教师流动"四个方向为该领域的前沿热点。最后,分别从公费师范生、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教师的幸福感等方面获得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We study the impact of progress feedback on players' performance in multi-contest team tournaments, in which team members' efforts are not directly substitutable. In particular, we employ a real-effort laboratory experiment to understand, in a best-of-three tournament, how players' strategic mindsets change when they compete on a team compared to when they compete individually. Our data corroborate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for teams: Neither a lead nor a lag in the first component contest affects a team's performance in the subsequent contests. In individual tournaments, however, contrary to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 we observe that leaders perform worse—but laggards perform better—after learning the outcome of the first contest. Our findings offer the first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a controlled laboratory of the impact of progress feedback between team and individual tournaments, and contribute new insights on team incentives.  相似文献   
9.
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也影响着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目前比较有效的专业发展是大学教师的专业团队建设。如果能把团队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有效结合,不但会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也会对学校的未来规划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团队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对建设的成果考核是不容忽视的课题,需要考虑在考核时纳入专业发展的绩效考核体系。文章以关键绩效指标为依据,考虑从未来教师专业发展视角来分析团队建设的优势和不足,为后续政策制定、建设规划提供支持。研究结果设计了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对团队评估的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10.
This paper studies career concerns in teams where the support a worker receives depends on fellow team members׳ efforts and abilities. In this setting, by exerting effort and providing support, a worker can influence her own and her teammates׳ project outputs in order to bias the learning process in her favor. To manipulate the market׳s assessment, we argue that in equilibrium, a worker has incentives to help or even sabotage her colleagues in order to signal that she is of higher ability. In a multiperiod stationary framework, we show that the stationary level of work effort is above and help effort is below their efficient lev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