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1篇 |
免费 | 67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82篇 |
工业经济 | 31篇 |
计划管理 | 163篇 |
经济学 | 353篇 |
综合类 | 48篇 |
运输经济 | 13篇 |
旅游经济 | 5篇 |
贸易经济 | 108篇 |
农业经济 | 48篇 |
经济概况 | 106篇 |
信息产业经济 | 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28篇 |
2020年 | 42篇 |
2019年 | 33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38篇 |
2013年 | 42篇 |
2012年 | 74篇 |
2011年 | 96篇 |
2010年 | 45篇 |
2009年 | 75篇 |
2008年 | 59篇 |
2007年 | 61篇 |
2006年 | 76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5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技术效率、资本深化与地区差异——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中国地区收敛分析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本文提出了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地区增长差异分析框架,将各地区劳均产出差距分解为劳均资本差异、经济规模差异和全要素生产率差异三个部分。利用改革时期的省级数据,本文发现尽管要素投入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但全要素生产率是造成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在地区劳均产出差异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将成为今后中国地区增长差异的主要决定力量。而且,1990年以来中国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绝对发散趋势,严重的技术扩散壁垒加剧了体制转轨过程中的“马太效应”,短期内地区差距不会随经济发展而缩小,政府需要通过适当的政策对地区发展进行调节,尤其要促进地区间技术扩散,使各地区更好地分享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4.
5.
选用船舶工业宏观数据和资源环境约束等作为基础数据,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和ML指数测算了中国船舶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通过面板模型系统考察了环境规制、技术进步对中国船舶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发现从长远来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趋势且具有明显的收敛特征,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共同推动船舶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整体上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低于传统全要素生产率。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中国船舶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结论表明:较高的技术水平能显著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而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阻碍了船舶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环境规制对船舶工业绿色全要素的增长已经带来\"补偿效应\"从而提高了中国船舶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为考察船舶工业绿色竞争力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7.
以2012—2015年中关村新三板挂牌的180个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样本,以创始人技术知识资产为切入视角,以创始人持股比例为作用路径,采用中介效应回归法,分析创始人两职合一的原因,并进一步使用倾向匹配得分法(PSM)研究创始人两职合一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①创始人技术知识资产与创始人两职合一的比例显著正相关;②创始人技术知识资产通过创始人持股比例的部分中介效应能够促进创始人两职合一;③创始人两职合一可以显著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分析拥有技术知识资产的创始人提高公司创新绩效的内部机理,并证实了两职合一的创始人能够更好地推动技术创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和提高创新水平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9.
技术进步引起国际贸易摩擦的一个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保罗·萨缪尔逊在2004年提出的国际贸易模型中,运用数字例子对国际贸易的互利与摩擦问题进行了分析。文章运用一般化的数学方法,扩展了这种研究,在四种和N种商品的贸易模式中,对国际贸易的互利与摩擦问题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国际贸易的互利与摩擦依赖于某种技术进步导致的贸易商品数目的变动,并在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的区域内,依据一定的条件形成,并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0.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n Government Service Provision: The Case of Police Services in New South Wal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rrington Roger Puthucheary Nara Rose Deirdre Yaisawarng Suthathip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1997,8(4):415-430
The NSW Government is implementing a financial framework which is designed to encourage government service providers to become more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NSW Treasury is using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to measure the efficiency of major government service providers, such as police, courts and hospitals.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progress in implementing the new financial framework and illustrates the way NSW Treasury will use DEA to help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government service providers by describing an analysis of the NSW Police Service.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NSW police patrols (local police districts) could, on average, reduce input usage by 13.5 percent through better management, and by 6 percent if the patrols could be restructured to achieve the optimal scal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differences in operating environments, such as location and socioeconomic factors, do not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upon the efficiency of police patrol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