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8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薛丛华  宋丽霞  王厦 《江苏商论》2013,(11):49-51,59
沪通铁路建设的帷幕在南通提出加快沿江沿海开发和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背景下正式拉开。沪通铁路工程将对南通地方交通格局及交通运输行业形成重要影响。文章将首先对南通地方交通体系的历史和现状作简要陈述,在此基础上,围绕沪通铁路的建设对完善南通地方交通体系格局的作用展开分析,然后就该工程对南通地方交通行业的影响作综合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2.
关于引申规律的探讨,世人多推许清代学者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并从中归纳出众多类型。《六书故》是宋元之际戴侗所著的一部字书。本文从《六书故》中找出相应的例证,以说明早于《段注》几百年的《六书故》已能反映和描述这些引申规律。从而说明《六书故》在词义引申规律方面的探讨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喻刚勇 《时代经贸》2007,5(3X):23-25
大同思想是自中国古代开始的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西方空想社会主义是16世纪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而产生的。它们在内容上有各自的特点,在反对私有制、提倡公有制、计划经济,贤人治国和民主原则,教育思想以及平均与平等思想等方面各有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和谐与大同:中国古代两种经济发展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祥财 《财经研究》2007,33(9):28-37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两种构建理想社会的经济思路:一为基于和谐理念的经济多样性主张;另一为取消私有制的大同社会模式。这两种思路体现了不同的哲学方法,因而提出的政策建议也相异,二者的社会影响和历史作用更不能同日而语。文章的分析表明,在现代市场经济日益显示出和谐价值的当今,传统的乌托邦思想仍然有回潮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金穗惠农通"工程是农业银行吉林省分行推进助农取款服务的重要措施,为农村地区的持卡客户提供了足不出村、方便快捷等基础性金融服务,满足农村客户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但由于助农取款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受内外部市场经营环境、利益分配机制和认识不足等多方面的影响,还存在着制约其规范有效发展的诸多不利因素。因此应在强化操作风险管理、建立服务成本共担机制和明确法律关系等方面推动"金穗农通"工程的普及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站在各个角度, 对当前土地使用权流动所面临的困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揭示了土地流动的主要障碍是土地使用权流动的内生机制和外部环境、条件均不成熟。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当前土地流动障碍的对策, 并进一步提出了土地证券化和土地股份公司制经营是土地流动和土地经营形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宋元之际学者戴侗所著《六书故》是我国古代一部具有特色的字书。近年来 ,对《六书故》的研究渐渐多起来 ,但对它的词义引申术语方面的研究还较薄弱。本文在对《六书故》的词义引申材料进行全面测查的基础上 ,对其所用术语进行整理 ,统计出相关数据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引申术语与其所阐释内容的内在联系 ,指出它对后代字、词典术语的运用方面具有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上海交通大学MBA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PEST模型和“五力模型”分析上海交大MBA教育,结果表明机会和威胁并存、优势和劣势同在。上海交大MBA教育的战略定位应为“国际化、通式化、专业化、精品化”。  相似文献   
9.
清初"毗陵四家"陈玉璂、董以宁、邹祗谟、龚百药致力于古文创作,在当时文坛较有影响。"毗陵四家"为了贯彻其古文理念,集体从事《文统》编纂的工作。《文统》以文章选本形式,贯彻了清初理学重臣魏裔介的道统观念,与魏氏《圣学知统录》、《圣学知统翼录》等相为表里,也与康熙亲政后追求"道统"与"治统"合一的正统化主张遥相呼应。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融通——群辩"教学模式的提出,有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依据,从内涵看,"融通"指的是文学与政治学、历史学和文化学等其他人文学科知识的交融,也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的联系;"群辩"指重视学生联想、想像能力与科研、质疑能力的培养。这一模式在教学实践上体现在以下环节:课堂讲授,小组讨论,课外指导,考试考查。研究这一模式的意义是:知识的"融通",可以拓宽专业视野,鼓励主动求知;能力的"群辩",可以增强专业素养,培养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