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绿色供应商的选择应符合循环经济和绿色供应链的发展要求,运用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的方法,选择绿色供应链管理中绿色供应商可以使评选出的结果更加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2.
Thorstein Veblen highlighted a number of human instincts, one of which was the “parental bent.” In contrast to the other “positive” instincts, the parental bent is specifically other-regarding in that Veblen described it in terms of utilizing knowledge for the betterment of society. Veblen’s “parental bent” stresses the social embeddedness of humanity and the human instinct to care. Our ability to care is partially predicated on our social roles and the values embedded within those roles. Critically, this is influenc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institutions within a society. Care is grossly under-valued. By drawing upon recent contributions to care in the context of an increased financialization of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we seek to expand upon Veblen’s insight, and to argue that the most significant deficit confronting our capitalist society is not of the fiscal variety, but resides in care.  相似文献   
3.
界定人类行为性质的流行标准主要有:基于行为后果的幸福快乐说、基于行为动机的本能冲动说、基于生命延续的自我保存说和基于普遍主义的抽象道义说。但所有这些学说根本上并不能提供一个有效区分利己和利他的标准:前三者着眼于人的动物性本能而最终将人的行为都归纳为利己的,从而构成了现代经济学泛经济人化分析的基础;后者则引入了一个先验的外部准则,但由于脱离了人类的经验基础而往往成为道德上的说教。  相似文献   
4.
洛伦茨及其习性学对心理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拉德·洛伦茨,奥地利的习性学家,被称为习性学之父。因为他在习性学上的成就非凡,197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动物行为领域的先锋。他提出了习性学的核心概念,如:印刻效应、本能释放物、本能释放机制等。洛伦茨习性学对心理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丰富了对侵犯行为的理解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考试舞弊是高校乃至社会面临的"难医之疾",但又绝非"不治之症",大学生考试舞弊问题的破解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文章在针对性地分析大学生考试舞弊的主、客观两大致因的基础上,从人的内在本能和社会的外在强力出发,建设性地铺就规制大学生考试舞弊的内发型、外发型和混合型三大进路。  相似文献   
6.
朱富强 《改革与战略》2010,26(7):13-22,36
本能是基于生理反应的结果,它是人和其他动物所共有的;而"性"是社会的产物,只有人类的活动才是社会性的,因此,"性"是人类所特有的。既然"性"是社会互动的产物,就不是天然的,因而也就不存在真正的"本"性。通常所谓的"本性"实际上是对先天的"本能"或后天养成的"人性"的误用,这也意味着不存在"性恶"或"性善"之说。同时,虽然人具有先天的本能,但生活在群体中的人的本能必然会受到一定制度的约束和影响,因而,人的本能就会逐渐让位于后天养成的人性。另外,人性具有多层次性,它是不断演进的,具有社会认同精神的超我是人性发展的最高境界,社会的发展也就是人性向这一境界逐渐逼近的过程。可见,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具有先天性缺陷,建立合作互助的人类秩序应是社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保存-显示”本能理论在公关活动中的运用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英法先生创立的"保存-显示"本能理论是心理学的重大突破,比广泛流行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更加精当、合理和实用。文章在介绍了这一理论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在公关活动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自由是人类步入文明社会以来一直热切向往的境界和执着追求的目标,它分为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主要包括经济自由、政治自由、道德自由和私域自由四个领域。人的自由与社会历史必然性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它是人的本质的复归。  相似文献   
9.
自由是人类步入文明社会以来一直热切向往的境界和执着追求的目标,它分为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主要包括经济自由、政治自由、道德自由和私域自由四个领域。人的自由与社会历史必然性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它是人的本质的复归。  相似文献   
10.
从对四部相同题材小说、影视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两性争战之所以历史久远、旷日持久,其根源在于人类本性中的占有欲和统治欲,这是一种动物式的本能。人类的理性在许多方面抑制了人类的动物性。然而虽抑制却未根绝。我们对历史上一切争取解放的呼声包括女权主义的呼声都有重新审视的必要。事实证明,任何一种性别对另一种性别的压制都不能达到人类自身的解放。人类要平息两性纷争,就必须克服本性中的自私和贪欲,实现两性之间的平等互助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