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74篇 |
免费 | 247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192篇 |
工业经济 | 157篇 |
计划管理 | 468篇 |
经济学 | 591篇 |
综合类 | 575篇 |
运输经济 | 15篇 |
旅游经济 | 25篇 |
贸易经济 | 412篇 |
农业经济 | 458篇 |
经济概况 | 53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0篇 |
2024年 | 50篇 |
2023年 | 63篇 |
2022年 | 59篇 |
2021年 | 83篇 |
2020年 | 127篇 |
2019年 | 90篇 |
2018年 | 71篇 |
2017年 | 94篇 |
2016年 | 117篇 |
2015年 | 108篇 |
2014年 | 211篇 |
2013年 | 275篇 |
2012年 | 269篇 |
2011年 | 353篇 |
2010年 | 276篇 |
2009年 | 236篇 |
2008年 | 222篇 |
2007年 | 180篇 |
2006年 | 177篇 |
2005年 | 109篇 |
2004年 | 69篇 |
2003年 | 51篇 |
2002年 | 35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7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刘亮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3,24(6):37-43
本文主要通过对1994年以来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绩效的实证分析,探讨转移支付制度对我国各地区之间财力横向均衡的影响,并提出进一步提高财政转移支付绩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尹惠斌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8(5):20-26
粮食安全的内涵包括总量安全、结构安全、质量安全、价格安全、生态安全和产业安全。借鉴国外粮食合作社保障粮食安全的经验,我国发展粮食专业合作社有利于促进粮食生产的市场化、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根本出路。湖南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其粮食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面临着规模小、土地流转不畅、产业链短、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及融资难等问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以发挥粮食专业合作社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水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市场中排污权的转让问题,分别构建了高污染处理成本厂商和低污染处理成本厂商在行业间排污权转让的最优决策模型,以及同行业内的双寡头厂商之间的排污权转让的博弈模型,从而求得排污权的最优定价,以及两种转让方式下厂商的最优生产量以及最佳排污权交易量,为排污权交易市场下厂商的最优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方晓波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2):25-28
为探讨知识流通对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组织学习能力对其影响的调节效果,文章首先对知识流通和学习能力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设计了知识流量、创新绩效、知识专精度、组织学习能力等变量的量表,在此基础上,对科技企业孵化器中的237家在孵科技型小微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孵科技型小微企业所能获得的知识流量越大,且知识专精度越高,越能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组织学习能力对于企业知识流通与创新绩效中的组织绩效和战略绩效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建议科技企业孵化器应充分利用所掌握的资源与知识,以提升两者之间的知识流通。 相似文献
5.
天津近郊的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虽然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但当地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政府推动土地流转的基础和前提;政府则通过对土地的整合及重新规划,推动了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水平提升,也加快了农民身份的转变,并为失地农民提供了相应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是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民就业转型的需要,而政府主导的土地流转可以更好地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演化升级和农民的就业转型。 相似文献
6.
城乡之间劳动力合理流动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利用1999—2013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土地财政和住房价格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地财政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倒U型的动态影响效应,而房价则抑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并且房价部分中介了土地财政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地财政和房价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和阶段异质性,土地财政显著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但对东部地区影响不显著,2004年以后,随着土地财政收入的快速增加,土地财政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大幅增强。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府“以地谋发展”的策略在促进各地区制造业大规模集聚和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势必会给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带来深刻影响。本文综合利用中国土地市场网城市土地交易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国海关进出口产品数据和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土地市场扭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并对其内在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建设用地配置存在明显的工业偏向性,进而导致工业用地价格被低估,产生工业用地应得收益大于实际价格的反向扭曲问题。这种反向扭曲可通过抑制技术进步、阻碍产业结构高级化、弱化集聚经济效应等机制显著降低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土地市场扭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具体而言,土地市场扭曲不利于一般贸易企业与混合贸易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但对加工贸易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土地市场扭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抑制作用由东到西依次递增。土地市场扭曲不利于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对集体企业及民营企业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大力培育农地使用权市场是促进农地使用权健康、合理、有序流转和集中的关键。大城市郊区因地缘优势往往成为农地使用权市场的“温室”和“试验田”,对大城市郊区农地使用权流转模式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整个农地使用权市场的培育。文章以成都市为例,通过实地调查,运用分层聚类、对比等方法对大城市郊区两种农地使用权流转模式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培育农地使用权市场提出了要因地制宜、为农地使用权的流转提供制度环境以及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作用并规范其行为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政府部门绩效审计的根本推动力量来源于政府职能的转变。立足科学发展,将实施绩效审计纳入政府职能转变之中。多方位和谐推进,解决实施绩效审计时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