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当代陕西》2010,(9):13-13
启示一:大学生“村官”在危难面前的突出表现,充分印证了只要信念坚定,大学生到基层去是能够经受住考验的。在灾难面前,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扬豁得出来、勇于担当,不畏艰险,勇于奉献,恪尽职守的精神,实际行动充分证明了当代大学生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信念。在艰难险阻面前经受住了生与死、义与利、得与失等重大考验,有力彰显了大学生“村官”的崇高品质和坚强党性。  相似文献   
2.
新教伦理学说和传统儒家伦理学说分别对经济的发展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这是由两种学说的不同之处引起的。从二者如何处理义与利的关系的角度来看,尽管二者都以"义"为中心,但是新教伦理巧妙地处理义与利的关系,使得获利合法化,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中国传统儒家伦理则狭隘地处理义与利的关系,阻碍了经济发展。从二者如何理解"自制"概念的角度来看,新教伦理的"自制"保证了客观效果———经济发展的实现;传统儒家伦理的"自制"进一步强化了它对于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人们在财富的创造过程中受到不同的财富观念的支配,不同的财富观决定了不同的价值导向以及与此相联系的财富创造的核心推动力"义"与"利"是一对传统儒家的哲学概念,义利关系更是中国经济伦理思想史上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所谓义利关系,实质是指意识形态、道德规范与体现为物质利益的各种名利、欲望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义和利何者为第一性?  相似文献   
4.
论市场经济的道德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一种经济制度的确立都有其历史必然性,也必然包涵特定的道德价值。市场经济作为人类社会历史上一种进步的经济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也带来了人类道德关系的进步。其道德精神表现在经济效率、经济平等、竞争与合作结合、义与利统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它们是人类道德精神的经济实现形式,也是今天我们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基础。  相似文献   
5.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总是围绕着义利二字打转。可是,假如我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呢?  相似文献   
6.
我们讲两利相衡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一边是依法维权,另一边是似乎不合道德,孰轻孰重?本不难判断。恶创造历史——马克思、恩格斯这里说的恶是指私利。我们没理由要求作为经济人王海的动机只讲义不讲利,只要他合法,重利无可非议。  相似文献   
7.
曹慧 《黑河学刊》2011,(10):73-77
在中国文化框架之下,"人"是与他人密不可分的社会的"人";在价值观方面,中国文化强调"见利思义",甚至于"舍生取义";为了保证和谐大同,中国文化强调"律"的永恒,主张"德治"天下。柏拉图认为人是肉体和灵魂二分对立的人,奠定了西方对"个人"理解的基调。人是独立的,与他人分割开来的,对于"利益"的无限追求是本能的,也是合理的。为了实现个人"人权",西方主张"法"治治国。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发展史上,义与利是永恒的讨论话题。古代西方人们对义与利的认识有着其特定的范畴,为了深刻认识古代西方的义利观,从西方义利观的含义人手,研究其派系分支,发展演变的过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抛析义利观对社会的作用及其现实意义,以期为当今的物质与精神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