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施锐 《理论观察》2006,1(5):43-44
既是生物研究者又是艺术理论家的德国诗人歌德提出的“原诗”论与其关于植物变形的“形态学”理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歌德首创的“形态学”一词,探讨了植物的个别部分在从一个形态向另一个形态转化的发育及其变化的规律,其所谓“原诗”是指假想中文学存在的一种最简单、最朴素、最低级也最本质的一种初始画面。“原诗”论与歌德晚年提出的“世界文学”观念遥相呼应,构成歌德整个文艺理论体系中玄想与实证杂糅相间的恢宏景观。  相似文献   
2.
清代文学批评著作《原诗》蕴藏着叶燮丰富的写作经验和智慧,值得挖掘和承传。叶燮的写作不一味迷信权成、不盲目崇拜名家、不唯古人是论,敢于在纷乱中保持清醒、拨云见日、独辟蹊径;写作中流露出他推崇新变的勇气、创新更进的精神追求;展示出浓郁的人文之思,极富个性色彩,尽显批评家的人格魅力,文如其人,见文知人,主体性异常鲜明;在行文中充分采用灵活多样的写作手法,娴熟、精湛地运用破立结合、设问反问结合及对比手法等。其写作思想、人格精神和表达个性等值得当代弘扬。  相似文献   
3.
黄珊珊 《商》2014,(38):113-113
晚唐诗大家李商隐其诗秉承儒家诗教“主温文而谲谏”(《毛诗大序》)之遗旨,兼具“屈宋之遗响”,“寄托深而措辞婉”(清·叶燮《原诗》)。他文辞清丽、意蕴深曲,各体兼擅。其五七言格律诗在技巧上承继杜甫,善用各种象征和比兴手法;而在典故的运用上又比杜甫更加精深而幽微,在晚唐诗歌中卓荦成家,形成了独到的艺术风范。作为晚唐诗的杰出代表,李诗因国体伤变和自身坎坷,“悲怨”之声尤多。  相似文献   
4.
王国宁 《东北之窗》2011,(2):101-101
新一期内容不错,有很多独家的稿子,特别是毛颖那篇《给萎昆书法挑错字》既砭时弊,又讲知识.读了之后受益匪浅。但美中不足的是此文说姜昆书法中的“依有”应为“犹有”,而同一个版面上引用的陆游《咏梅》原诗却是“只有”。  相似文献   
5.
王洁 《商》2015,(4):195
1.引言随着由派拉蒙影业公司和华纳兄弟公司联合发行,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乔纳森·诺兰编剧影片Interstellar(《星际穿越》)2014年11月12日在中国大陆的上映,无数观众的眼光聚焦到了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这首诗上,由此引发了就这首诗歌翻译的热潮。这首诗的创作初衷是为了勉励诗人年迈的父亲在步入暮年,面对死亡时不能屈服,要有大无畏的精神。本文将对这首诗歌的两个中译文版本进行对比赏析,深度欣赏这一经典作品的汉译版本。2.赏析在诗歌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的众多汉译版本中,本文选取了其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版本,分别是翻译风格偏直译的,由翻译家巫宁坤翻译的版本和风格偏意译的,音乐人高晓松翻译的版本。巫译版本的翻译思想符合格律移植派的翻译理念:“诗是内容与形式高度  相似文献   
6.
叶燮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理论家、美学家,《原诗》以体系的完整性.理论的深邃性、结构的严谨性成为其代表作品。《原诗》中对美的本质的探讨,在美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地位。甚至说,叶燮比西方“美学之父”鲍姆加敦活动的时间还早二三十年。  相似文献   
7.
英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所以诗歌翻译中得与失并存,然而作为语言文化交流的文学创作方式的媒介,诗歌翻译使原诗的生命得到了延续。  相似文献   
8.
古诗撷趣     
圣晶 《新智慧》2005,(8):I0002-I0002
一、巧改严诗 明代奸臣严嵩当权时,民间有人把《神童诗》头八句改成一首五言诗。原诗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