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于弗吉尼亚·伍尔夫。伊迪丝·华顿塑造的女性形象的人格向着双性同体发展。她无意识中分别对《夏》和《纯真年代》中两位女主人公查瑞蒂与梅进行了双性特质同体式的性格刻画,但双性特质在她们身上并未得到和谐的展示。仍处于双性特质的失衡态,为此她们对各自的生活或不满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华顿的众多小说人物中,艾伦身上优秀的男性特质勇敢、独立与美好的女性特质善良、包容共同作用,均衡和谐的发展使艾伦成为华顿心中最理想、健康、健全的女性形象。因此,伊迪丝·华顿的女性观是女性必须具备双性特质,并且双性特质要平衡发展。这样才能使女性从性别固见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2.
3.
本文试图从对性别二元对立超越的角度来分析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二元论是西方哲学的基本理论思想之一。伍尔夫的作品充分刻画了男/女,文明/自然,现实/意识,生/死之间的二元对立现象,但她的思想超越了传统的二元论,她摒弃二元绝对对立的思想,认为二元双方既相互对立又互为补充,应该和谐共存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而这种平衡构成了人类社会向前迈进的健全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吴藻,其人其作自嘉道以来佳评如潮,而其“嗣响易安”的词笔,以及对于女性文学的贡献,与其“双性”特质密不可分。本文通过探讨、评析吴藻的“双性”风格在作品中的呈现,进而寻求明清时期女性文学的特质和意脉。  相似文献   
5.
清末著名革命家秋瑾离开封建家庭投身革命,思想愈益进步。这段传奇的人生经历反映在秋瑾词体创作中,表现为创作主旨的转变,由传统女性角色逐步转变为侠士。双性同体观是伍尔夫的重要诗学原理,以此理论观照秋瑾词体创作,能反映出其创作主旨因时顺势而变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房间》唱响了女权主义的号角,影响了世界女性意识的觉醒和重塑。她的"双性同体"的创作思想,同样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当代女作家陈染。陈染的"超性别意识"堪称为伍尔夫的"双性同体观"的姊妹篇,并有其更为深远的象征意义。本文通过对二者理论的具体探讨,以期为更多女性打开属于"自己的房间",透视其觉醒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7.
《奥兰多:一部传记》是弗吉尼亚·伍尔夫最具想象力的作品之一。她在这部作品中使用新颖的写作技法,以极大的时间跨度、鲜明的女权主义思想和双性同体理论吸引了无数读者。而作家通过这部传记式小说阐述了自己的真理观,探讨了个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文章将通过分析奥兰多人生三个阶段的生死观探讨这部小说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8.
9.
莎士比亚在戏剧《麦克白》中构建的麦克白及白夫人角色时,隐去了各自应有的性别特征,展现的是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建构的双性气质,即"双性同体"。他们各自的性别身份并不由意志主体决定,而是在社会性别规范之内通过不断的性别操演的行动而生成的,反映了西方传统男权中心的社会里对于女性的歧视和偏见。  相似文献   
10.
詹姆斯·乔伊斯的《死者》中的几个主要女性人物都具有复杂的感情世界,敏锐的自我意识,鲜明的个性以及批判精神。她们不仅表达了女性在家庭、社交和职业上的诉求,更打破了男权神话,解构了菲勒斯中心主义,重塑了当时的女性形象,引起读者对女性的地位、权利和命运等问题的思考。同时,女性人物的塑造也反映了乔伊斯个人对女性以及两性关系的态度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