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6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歌是吴方言地区广大民众的口头文学创作,被称为吴地历史的"活化石"。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引进吴歌文化,可以用乡音乡情的亲和力、凝聚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用优美的意境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建设之心,用典型人物的优秀品性来提升学生修养,用吴歌独特的创作手法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吴歌,是吴语地区流传的民歌民谣的总称.吴歌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前句比兴引喻,后句实言证之",并擅长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这些被后人称为"吴格".吴歌的语言含蓄幽默、婉转生动,在手法、体式上,从五言句向七言句、杂言散体过渡,俗曲化、唱白兼杂,风格上具有委婉清丽、温柔敦厚、含蓄缠绵、隐喻曲折等江南水乡特色.内容以情歌为主,细腻描述哀怨委婉的儿女情长.长篇叙事吴歌以更接近生活、更接近口语的形式,挥洒自如地表现情感、反映生活.  相似文献   
3.
朱德胜 《魅力中国》2010,(3):293-293
江南民歌主要是指以吴语为载体,富有江南韵律的歌曲,主要起源于我国长江下游南岸、东海之滨,以江苏太湖流域、上海和浙东、浙北为中心的吴语系地区,古称吴地,因此江南民歌也被称为吴歌。文章主要分析了江南民歌的语言、曲调、歌调、演唱、色彩特色。  相似文献   
4.
吴歌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漫长历史留给我们的巨大文化财富。面对这一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该如何考量其价值,审视其发展现状,探索有效的传承和保护方式意义深远。本文采取实地调研、人物访谈和资料综合整理的方式提出了吴哥传承和保护的方针、内容及重大意义,然后分析了吴歌目前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吴哥保护性开发、传承式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歌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探讨在翻译课堂中适当地引用吴歌英译,引导学生通过吴歌英译注重区分英汉语言和文化差异以及直译与意译的翻译方法,让学生了解和尝试翻译吴歌,让更多的年轻人知晓和了解吴歌.  相似文献   
6.
吴歌是中国吴语地区民歌民谣的总称.汪榕培教授主编的吴歌英译本《吴歌精华》,常用意象重现、隐喻再现和框架激活三种重要翻译手段,达到译文与原文在认知上的对等.  相似文献   
7.
临江仙长江     
哺育华夏金龙水,绿萦两岸村庄。东游一路意徜徉。吴歌唱和,愁去浪花香。源头有序惊赤壁,纳川涛思苍茫。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文学的角度,阐述了自古以来吴语对吴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吴歌是苏州地区特有的乐曲形式,具有数千年的历史。在长期历史演变中,吴歌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本文以《十二月花名》为分析对象,对吴歌传统的表现手法"起兴"进行深入的分析,希冀能推动吴歌的现代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经历3000多年历史浪潮的吴地文化中,无锡吴歌是多种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它伴随着吴文化的起源而生,在历史的长河中载浮载沉,时而光华夺目,时而黯淡蒙尘.而伴随着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的到来,无锡吴歌终于带着它特有的魅力站在了全国人民的面前--它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