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2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28篇
经济学   47篇
综合类   41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5篇
贸易经济   52篇
农业经济   31篇
经济概况   75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论旅游区域与行政区域的关系 --以黄山市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薛莹 《经济地理》2003,23(6):786-790
“行政区经济”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有现象,旅游区域与行政区域的关系整合问题是其中的一个层面。黄山市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一个“行政旅游区”,它的两次行政区划改革都备受争议。围绕几个争论热点展开对有关黄山市行政区划调整问题的探讨,剖析了黄山市两次政区变更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进而又对这一典型的“行政旅游区”现象所反映的旅游区域与行政区域之间的关系及整合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全面评估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基础及阶段性特征,是有效引导农旅融合、农民创收和农居焕新的重要路径。方法 文章以古徽州4批次12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从5个维度构建传统村落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法和EVM法对旅游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村落的旅游竞争力进行可视化模拟,全面探讨不同视角、不同方向下传统村落旅游竞争力的空间差异性特征。结果 基于非参数空间统计方法,既能较好地刻画旅游竞争力整体分布的规律性和局部空间异质性,又能优化样点数据的评估误差。结论 总体上看古徽州传统村落旅游竞争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旅游市场环境、相关配套设施、文化物质环境较好;传统村落旅游竞争力呈现出圈层化的分布格局,北部以徽州区为主、南部以婺源东部地区为主的两大核心区已然形成;各侧视图的空间形态以及典型方向的剖切线,均呈现出明显的“中心—边缘”的空间梯度分布态势,同时也表现出空间上的跳跃和突变。  相似文献   
3.
徽州木雕是中国重要的历史遗存之一,历史悠久,艺术特色鲜明,同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区域民俗文化的滋养。徽州木雕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它背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便于更好地保护这一种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4.
张道仙 《魅力中国》2014,(23):114-114
明清时期徽州地区人口大量外流,人口外流对徽州和流寓地有何经济影响是笔者将要探讨的问题。明清时期徽州人口外流有着不同的形式,而对徽州乃至流寓地的经济上的影响,主要是经商等谋生等经济活动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歙县     
《乡镇经济》2014,(4):F0004-F0004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一歙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地处东经118°4′~118°53′,北纬29°30′~30°7′,全县面积2122平方公里,其东北、东南分别与浙江省临安、淳安县交界。歙县古称新安,始置于秦。北宋徽宗三年(公元1121年),赐名徽州。自隋末以来,歙县均为郡、州、府治所在地,为徽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6.
张婷麟 《乡镇经济》2011,2(3):63-67
独特的地理历史环境孕育了徽州浓郁的文化氛围,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很关键的一点是旅游开发对村落中原有的公共空间的影响以及村落公共空间的变化对旅游发展的反馈。这个互动过程中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徽州的村民,如何做到徽州文化的完美呈现,又能尽量保障当地村民在公共空间活动的权益是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通过徽州公共空间的转移来研究民众生活与旅游发展的冲突,旨在探索中国文化乡村的旅游开发与新农村的公共空间建设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7.
明清徽州契约文书中含有大量与土地交易相关、且为大型辞书失载的疑难词语。本文运用辞例归纳法和实地方言调查,考释徽州契约文书中10则疑难词语,为明清徽州农业史、社会史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并补充大型权威辞书《汉语大词典》失收的词条和义项。  相似文献   
8.
张飞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9):114-116
文化旅游资源是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进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则是提高区域旅游业持久生命力与吸引力的关键.文章从资源整合的理论依据入手,在分析古徽州文化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徽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的可行性和初步构想,指出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构建徽文化旅游圈是徽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徽州的宗族与保甲推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瑞 《中国农史》2012,(1):88-103
明清时期徽州境内的保甲推行得到了当地宗族组织的支持与配合。徽州宗族推行保甲的举措主要包括:(一)在族内实行门房支派、家户、家丁等不同层级的轮流承管制度,以分担保甲之役;(二)通过摊派或鼓励捐助等方式在族内设立保甲银等固定基金,对承充保甲之役人员实行津贴制,以确保保甲之役的顺利完成;(三)针对一些族人经商外地,难以及时承充保甲之役,在族内实行雇役制,商人则需承担相应的费用;(四)异姓宗族在保甲之役承充方面进行着有效合作,主要根据各自的人口、钱粮等实力因素,实行朋充或轮充制,以分担保甲之役。徽州宗族在保甲之役承充方面的合作,有较为细致明确的分工,灵活而富有弹性。由于保甲制的推行和保甲组织的运作具有浓厚的官方色彩和官方背景,因而,明清时期徽州宗族与保甲之间的良性互动,实质上是徽州族权与封建政权之间良性互动关系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10.
把新媒体数字化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雕刻艺术保护和传播进行全新整合,探索当今徽雕艺术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的科学方法及具体实践,势必将成为我们日后获取徽雕艺术知识的重要手段。数字化传承就是本着发展、推广和应用的观念来传承徽雕艺术,并对其文化内涵进行归纳、提炼及再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