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8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6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21篇
信息产业经济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关村 《中关村》2010,(5):87-87
中国文坛自古以来就有“一字师”的美谈,留下“切磋”的动人故事。但今人有些气盛浮躁,常常忘记了这一传统,更谈不上师承。近日,“小品王”、“本山大爷”赵本山与曾庆瑞教授的冲突风波就是一例。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以来,当代文学从创作方式到作品样式,从文学态势到文坛格局,都在不断演进。以90后为代表的文学新人纷沓至来,这个年轻的群体以他们对于世界、人生的不同角度认识,思索,创作出个性鲜明的文学作品,使得当下中国文坛的创作生态更新鲜、更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潘之恒一生爱好游历,交游甚广,受当时结社之风影响,先后参与了白榆社、颍上社、南屏社、武昌结社等,从其结社可以窥见明万历期间文坛风气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5.
当代文坛,余华是为数不多的值得持久关注的作家之。不论是给他带来“先锋作家”名头的《在细雨中呼喊》,还是曾获得如潮好评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都不同程度上支撑着对他的赞美之词。在文学日趋商业化的今天,这种好评外在表现为作品的畅销。  相似文献   
6.
无论在中国文坛,还是在人们心里,李若冰的名字都与柴达木连在一起.柴达木在他笔下生辉,他的<柴达木手记>一版再版,感召了几代人.从没见过哪个专业作家能像他那样,一生五次踏进柴达木,他的双脚曾沾满柴达木的盐碱,他一身曾裹挟柴达木的风尘.他把笔触深入到柴达木的角角落落,写他遇到的每一位柴达木人.  相似文献   
7.
李磊  CFP 《中关村》2006,(12):103-105
提起“海岩”这个名字,人们立刻就会想起这几年由他的小说改编而成的一系列电视连续剧,从《便衣警察》到《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从《永不瞑目》到《玉观音》,几乎部部家喻户晓、万人空巷,也捧红了徐静蕾、陆毅、袁立、孙俪等一众耳熟能详的大明星。在公众眼中,海岩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首席畅销书作家”,然而海岩还有一重鲜为人知的身份——管理着多家酒店的职业经理人。海岩的白天和黑夜是完全分割开来的,白天,他是锦江集团副总裁、昆仑饭店董事长;晚上,他是含情脉脉的畅销书作家、言情剧编剧。他游走于商界与文坛,怡然自得而乐此不彼。黑白海…  相似文献   
8.
女性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女性作家常常在她们的作品中,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入微的感知力清晰地剖剥出当代社会生活以及两性之间的多变性和复杂性的一面。引起了广大读者的重视。当然.作家的创作方法备有各的不同,在众多的女性文学作家中,池莉是独树一帜的。  相似文献   
9.
“少年作家”、“天才作家”的称谓并不新鲜,在百家争“名”的文坛,“90后”的悄然登场并没有引起多大的重视。文坛名利场太过于浓妆艳抹了,这里显得有些“儿童不宜”。  相似文献   
10.
施战军,《人民文学》杂志主编,著名文艺评论家。曾获得首届齐鲁文学奖,第一、二届刘勰文艺评论奖。《南方文坛》优秀论文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2007年中国文联理论评论奖等奖项。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代表作有《世纪末夜晚的手写》、《碎时光》、《爱与痛惜》、《活文学之魅》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