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6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6篇
财政金融   304篇
工业经济   79篇
计划管理   444篇
经济学   852篇
综合类   262篇
运输经济   15篇
旅游经济   7篇
贸易经济   527篇
农业经济   618篇
经济概况   426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295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林业生态经济发展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既是相互依存关系,又是互为抵消关系。对于地方而言,探索合适的林业生态经济发展途径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完善森林资源供应体系;强化组织引导力,提升林业资源利用率提高地方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的措施,为地方林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更好地发挥税收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作用。"本文对绿色税制的理论渊源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我国以环保税为主的绿色税制体系及其优惠政策,提出了企业在应对国际竞争与环保压力的局势下,应合理利用各项税收政策,从长远出发,积极进行新技术研发,实现创新发展,同时也提出了我国绿色税制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产生原因进行剖析,通过研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扶贫效益等现实意义,目的在于提高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率,推动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5.
试析外部性、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性是产业集群活力的来源,又是产业集群的重要结果。外部性、产业集群从聚集生产要素与产业方面共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生态效益理论与方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效益主要是指在具有竞争性的为满足人类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货物和服务的传递中,通过生活循环环境影响和资源使用的强度会日益加强,在某个水平上要与地球估计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的指标。生态效益已经成为评价可持续发展的热门指标。本文从生态效益的概念内涵、理论基础和测度方法等对生态效益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广东农业保险近年来保费收入和理赔支出呈急剧下降的经营现状出发,指出农业保险经营处于"需求有限、供给不足"的市场失灵状态。通过对农业保险准公共物品和正外部性特征、信息不对称等方面进行经济学分析,探讨政府介入农业保险经营、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再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环境税收的经济学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我国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节能减排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能源的低价与浪费和环境污染造成企业成本的非真实体现,加之环境税收有其经济学的理论支持,在我国开征环境税是非常必要的,理论上也是可行的。应该采取先完善现有税制,然后再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的环境税收体系。  相似文献   
9.
刘义圣 《发展研究》2003,(10):37-39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实现了“温饱有余”的初步小康,本省还是森林覆盖率居全国首位的省份。然而,我们必须看到,本省同时又是一个自然资源相对缺乏的省份,环境污染仍然十分严重,尚不能满足人们对环境生态化、舒适化的日益增长的需求。鉴此,应该深刻领会“没有生态文明的小康不能称之为全面小康”的题中应有之  相似文献   
10.
网络外部性效应来源于市场中消费者的趋同效应 ,它往往导致赢家通吃的市场格局。本文从网络外部性的角度研究中国移动通信产业 2 G/1 G和 2 .5 G的市场竞争。研究结果表明 ,在 2 G/1 G的竞争中 ,中国移动的先发优势以及对固网的垄断优势制约了中国联通的发展 ,使其只能充当市场跟随者的角色。随着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移动固网垄断优势的被打破以及网络外部性效应的影响 ,在向 3G过渡的 2 .5 G竞争中 ,联通在 CDMA标准的平台上与移动 GPRS竞争 ,这为联通在市场竞争中胜出提供了契机。但哪种标准将占领市场 ,这将取决于网络效应中消费者对市场的预期以及技术标准对用户安装基础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