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57篇
工业经济   7篇
计划管理   108篇
经济学   29篇
综合类   23篇
运输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36篇
农业经济   17篇
经济概况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财政部新颁布的投资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的确定改动较大,使原先就对短期投资、长期债券投资及长期股权投资三者在投资取得时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混淆不清的人,更是难以理解。笔者通过分析和归纳,企求让上述问题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3.
4.
5.
一、新会计准则与资产减值 1.资产减值的基本概念 从会计学角度来看,资产减值是历史成本与可收回金额这两种计量属性,对同一资产进行计量时所产生的计量差异,这种计量差异源于社会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当可收回金额低于资产历史成本时,资产的账面金额就不能反映其真实价值,该资产就发生了减值,二者的差额即为资产减值.资产减值的本质是资产的现时经济利益预期低于原记账时对利益的评估值.  相似文献   
6.
俞丽辉  黄雯 《新智慧》2007,(10):61-62
一、新旧会计准则下金融资产的内容及会计处理 旧会计准则规范的投资内容包括短期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将旧准则中的短期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归入《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进行规范,将短期投资改称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相似文献   
7.
郑淘 《新智慧》2005,(7):24-25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时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于资产的期末计量,《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短期投资应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存货应按成本与呵变现净值孰低计量,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等应按其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因此,明确可变现净值和可收回金额的内涵对于准确地进行存货及长期资产的期末计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浅议应收利息与应收股利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丹 《经济论坛》2006,(24):139-139
一、现行制度相关规定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对于处置短期投资或长期投资时相应的应收利息与应收股利做了如下规定:1.企业出售作为短期投资的股票、债券、基金或到期收回债券本息,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借记“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按出售或收回短期投资成本,贷记“短期投资”科目(××股票、债券、基金),按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利息,贷记“应收利息”“、应收股利”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科目。2.企业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按实际取得的价款,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已记提的减值准…  相似文献   
9.
《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按规定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坏帐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提取的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这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资产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也体现了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  相似文献   
10.
《中外企业文化》2003,(142):U018-U018
目前,我国银行利率连续多年的不断下调,股票、基金等投资市场的持续低迷,如何安排我们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如何编制一个既安全又有投资收益,同时对家人又具有保障的家庭财务计划,是我们最关心的切身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