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9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3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6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1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谈秦半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鹏 《甘肃金融》2003,(5):49-53
  相似文献   
2.
商鞅变法所实施的经济政策,犹以重农抑商政策在当时最为重要,对后世最具影响。在今天来看,由于受当时社会条件的限制,商鞅变法中一些好的改革措施无法实现,但在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政治高度发展的环境下有实现的基础,而其中有些措施在当时虽然取得了成功,但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去辩证的分析,取其利而避其弊。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时期。我国应借鉴商鞅农业变法的有关措施,实施土地改革,创新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机制,加强并调整支农惠农政策,完善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及农业保险体系,从而促进我国农业和谐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和战略资源,是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和关键指标。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兴衰,最终都表现为人才竞争力强弱。当前,西部和落后地区面临的现实课题是,落后地区能不能迎接人才竞争的挑战?西部地区怎样吸引和激发现有人才?历史是一面镜子,落后地区能不能由弱变强,战国时代的秦国发展轨迹,就是一个实践例证。追析历史上秦国由落后到强大的人才政策,可以为我们提供相应的启示和经验。  相似文献   
4.
兵马俑是秦始皇“地下军团”的说法早已闻名遐迩,然而地学专家经三十年研究提出新观点认为,兵马俑实际上是用于军事教育、训练的模特儿和推演阵法的教具,秦兵马俑坑是秦国军校遗址,从而再次出现兵马俑“我是谁”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严荣华 《产权导刊》2009,(11):78-78
古代兵法三十六计之“远交近攻”,语出《战国策·秦策》中范唯的名言: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此计是分化瓦解敌方联盟,各个击破,结交远离自己的国家而先攻打邻国的战略性谋略。战国末期,秦国长期坚持“远交近攻”之策,远交齐、楚,攻下韩、魏、赵、燕,最后把楚、齐也收拾了,实现了统一中国的愿望。  相似文献   
6.
一、"重农抑商"方针的表现形式 早在夏商时期,农业就已经是社会经济的主要部门. 西周灭商后,仍坚持以农业立国,强调务农以时,有失农时者治罪.《礼记?月令》有:"仲秋之月,乃劝种麦,毋或失时,其有失时者,行罪无赦."至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为了发展封建农业经济,保证国家的财源、兵源,规定凡"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相似文献   
7.
历史是许多拐点形成的弯弯曲曲的线条,如同九曲黄河,流淌出自己的河道。 中国历史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拐点-商鞅变法,由此诞生了一个强大的帝国-秦国,但秦国又是脆弱的,统一中国后,仅仅过了15年,就灭亡了。  相似文献   
8.
秦国农业发展成就的取得与其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关中地区"好稼穑、务本业"的社会风尚奠定了秦国农业发展的文化基础;秦文化重功利的价值取向使秦国的农业激励政策发挥出了最大效能;宗法观念淡薄则使个体小家庭生产这种最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经营方式在秦国得到了最彻底的推行。  相似文献   
9.
王缨 《中外管理》2010,(1):60-61
昭襄王前期,是秦国走向强盛的又一关键时刻。而家族成员同心协力、相互包容,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翦讨赏     
在秦王赢政打算出兵灭楚时,已是老将的王翦一口咬定非60万大军不可。这几乎是当时秦国兵力的总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